自由的終點會是什麼?

Patricia Liu 發表於 2019-01-18

《美麗新世界》書名的由來典出莎士比亞之《暴風雨》。本書在很多地方引用莎劇台詞,尤其在野人初訪新世界時,對未知的事物皆用劇中名句發出讚嘆。而這種對未知的無知則導引出另一層的悲劇。

此書共有十八章:   一~六章介紹新世界的背景、人種階層、各式各樣關於新世界的新知識。衰老、疾病、醜陋、對死亡的哀慟,這些人類固有的自然演化與情感表露,在文明世界裡遭到制約。人類從小接受死亡制約,不把人的逝去當一回事。文明世界也控制疾病,從出生後就不會得病,所以高階級可以不斷雜交,享受著性與自由。

  七~九章著墨於蠻族保留區與野人們的生活習慣。這些習慣其實跟現代的人類較為相近。柏納和蕾寧娜接受了對醜陋與各種不便的制約,卻在一個文明人(即琳達)身上看到了無法忍受的元素。曾為文明人的琳達經歷了野蠻的生產行為,無法融入蠻族的社會。她天天想著文明世界,在言語與教導上間接制約了自己的兒子約翰(即野人),導致約翰對文明世界充滿著美好的想像。

  十~十八章約翰與琳達到訪新世界;又或者說「重回新世界」。約翰雖「生」為一個文明人,「過」的卻是野人的生活。何況,他的出生並不為社會所接納,因此他把自己原原本本地當成一個野人。在這幾章引用了非常多莎劇名言。約翰引用這些名言讚嘆新世界、砥礪自身,卻也受制於此。文明人空有自由但欠缺思考,他們視莎翁著作為糞土,覺得那是骯髒又可笑的。野人約翰無法跟文明人溝通,在歷經琳達過世之後,他崩潰於文明人對生命的輕忽。為了找尋自我存在的意義,約翰走入極端的苦行,並在與文明對抗之下消滅自我。

*Our Ford!*   福特紀元到底是怎麼演變的?這個很有意思。「福特」就是美國汽車大亨「亨利.福特」(Henry Ford)。新世界奉資本主義為圭臬,而赫胥黎將福特奉為新世界的上帝。傳統的「Our Lord」變成「Our Ford」;劃十字架的手勢變成劃T字(因為福特第一個量產的大眾化汽車是Model T)。這種看似誇張的諷刺手法卻變成了一種宗教文化,根深蒂固在新世界的人類血脈裡流動。

*每一個人都是每一個人*   《美麗新世界》的主軸刻意強調「每一個人都是每一個人」,這是政府用來統治上層階級的制約力。他們給予阿爾法與貝塔完全的自由(因為他們是知識階級,下層的人種都是白癡),每個人衣食無缺,財產富裕。不需結婚生子,沒有單一伴侶,可以天天跟不同對象上床。也因此,這些文明人是「愉悅的」、「自由的」。當人類感到愉悅,沒有任何痛苦的時候,他們自然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擁有自我意志。

*一克索麻好過一聲咒罵*

  雖然每個人類在出生時都經過嚴格的「品管」,但人的個體總會有「出錯」的時刻。新世界為了防止「出錯」所導致的思想自主,他們研發了一種「口糧」,也就是「索麻」。索麻(Soma)是一種植物,常用在印度的宗教儀式當中,據了解,這種植物和水喝下之後,會讓使用者感覺到自己就是神!在《美麗新世界》裡,索麻則成了一種安定糧食,是安定這整個社會秩序的重要存在。

(內容實在有點多,我的網誌上有相關圖文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到這裡批評指教:http://loveadumi.pixnet.net/blog/post/30678188)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