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的書評

阿植 發表於 2020-01-23

「喔...上帝啊...」

看完《美麗新世界》我有半個小時都在重複這句話,這也是故事中「野人先生」的最後一句台詞,老實說看完這本書我也只吐的出這個。如果說《1984》帶給我是冰冷的震撼與驚嚇,那《美麗新世界》帶給我的就是無話可說的木然,尤其是那結尾的畫面描述,真的讓我除了「喔...上帝啊...」之外就無話可說了。

《美麗新世界》與《我們》、《1984》同為反烏托邦三部曲,創作時間是1931年,從故事設定面來看,《美麗新世界》確實有受到《我們》影響,不過想敘述的主題不太一樣,而且我個人覺得這部的寫作手法挺有意思。

故事以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書寫,前幾章看起來沒有主角,只讓幾個角色登場(第三章將所有人的對話相互穿插並逐漸加快的寫法在閱讀效果上相當有趣),之後出現了個像主角的傢伙,但到中期他卻變成將後期主角「野人先生」帶出場的配角人物,所以實在很難斷言本作的主角究竟是誰。另外還有個很明確的特色,就是在本書中作者讓角色大量的引用莎士比亞作品台詞,並且還安排讓象徵「野蠻人」的野人先生使用這些台詞向象徵「文明人」的總統先生進行辯論的橋段,尤其是當野人先生前後兩次引用「美麗新世界」這句台詞時,最初就和莎翁作品《暴風雨》中那純真無知的米蘭達一樣,單純憧憬那光鮮亮麗的美好,等之後再次覆述這段話時則是那酸澀的諷刺。

其實認真講起來,《美麗新世界》中的未來和另外兩個世界相比起來可說是更為安定祥和的社會,不只是科技發達、物資充裕、人民健康長壽,重點是都非常的滿足與快樂。因為這世界可以說是打從胚胎開始就將他們徹底進行制約與控管,所有的人民分成「阿爾法(α)、貝塔(β)、甘瑪(γ)、德塔(δ)、埃普西隆(ε)」五個階級,所有階級從小到大利用睡眠教學中灌輸各種「文明社會」應有的價值觀,所以所有的人民都甘心居於自己的職位與身份,低階層的工作交由低階層的人民去執行,而且為了不讓廣大的勞動階層反抗,在胚胎時就故意減少血液供給,產生出像半白癡般的埃普西隆,至於越往上的的階層人民就越高大聰明,處於統治階層的阿爾法還擁有一定程度的思想自由,然而再怎麼叛逆的人也無法超脫打從胚胎時期就植入的各種既定規範與價值觀。

整個社會的口號是「共有、統一、安定」,人類像罐頭一樣從工廠中以生產線成打成打的製造出來,而且從小就鼓勵人們濫交,只要做好避孕怎樣都隨你玩,縱使生活中出現不協調也可以使用比酒精和毒品更好、更安全的致幻劑「索麻(soma)」來忘卻一切煩惱;鼓勵專才,認為通才是有害社會無意義的行為,並為了不讓人民有時間思考,除了一定長度的工作時間外,休息時間則用大量的休閒育樂、聲光遊戲、感覺電影來填滿,鼓勵各式各樣的消費,然後為了滿足這些消費人民再繼續工作,週而復始。有趣的是,這社會中沒有「家」的概念,尤其是「父親」、「母親」這字眼更是齷齪至極的髒話,對於愛情甚至是完全無法理解,只會覺得可笑。

故事後半段登場的「野人先生 - 約翰」身份相當特殊,他是一對原本到「蠻族保留區」參觀的文明男女所生,結果因為意外女人不但懷了男人的孩子,還因受傷和男人走散,從此只好留在保留區扶養約翰,直到二十年後被人發現才將母子倆帶回文明社會。約翰他從沒有受到過制約,同時接受保留區中所謂的「野蠻人」的文化思維,但是卻也因為他的外表與出生,約翰無法融入野蠻人的社群中,所以孤單他十分期待回歸文明社會,然而來到文明社會的他卻遭受到了極大的文化沖擊,在這裡雖然每個人都幸福快樂,可卻沒有「自由」,人無法選擇孤獨、選擇痛苦、選擇衰老病痛、選擇不幸福,他想對抗社會,然而一己之力自然無力回天,最終才有那種結局。

我覺得結局那幕的描述實在讓人印象深刻,大概只要看過本書的人腦中都會出現那畫面才是......另外,雖說野人先生強力反對這個社會,但是我卻覺得其實這樣的社會也沒什麼不好,大家都吃飽睡好、健康快樂......嗯,真不愧是本邪書,我都快被洗腦了(笑)

嘛~拉里拉雜的說了一堆,雖然這部沒有《1984》那麼刺激可怕,但是卻不像《1984》一看就知道是糟糕的世界,《美麗新世界》會讓人產生「這樣的世界好像也不錯」的錯覺......還有就是那故事的最後一章......( 艸)

總之,《美麗新世界》很不錯,推薦。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