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書評

失落的幸福經典:影響千萬人的生命法則

《失落的幸福經典:影響千萬人的生命法則》的書評

雖然因為譯者的原因原本不是很想買這本書,但也因為李宜靜用心良苦,為了不要讓這本書的好備埋沒,幾乎是整份稿子重新再翻譯一次,最後這本中譯本才能出版,掛名「策劃&導讀」實至名歸,相信如果沒有他,這本書不會讓人看得這麼順、賣得這麼好。慶幸出版社做了正確的選擇,沒有忘記書的內容才是重中之重,譯者是否是名人只是加持,不應該喧賓奪主。

書中論述雖然是由基督教出發,但在信仰多元的台灣還是很「通俗」的,不會因為沒有基督教信仰就無法產生共鳴:「說肯定句」就是個非常好的方式,讓我們相信心想事成是需要自我肯定的,就算你有不同的信仰甚至是沒有宗教信仰,自我肯定仍然能作為通往目標上的基石,基石不動遙,就更有力氣、更有可能達成目標。

給親愛的

《給親愛的》的書評

謝謝作者每年都想到要更新這本書,電子書讀者無比感動,每年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變化,感覺好像在陪伴作者一起成長一樣❤️

斯均絮語 I 只想愛你

《斯均絮語 I 只想愛你》的書評

分類在「港台創作」,結果「回國」是「回中國上海」;視訊電話直接寫「視頻」,作者不覺得失去自己的語彙怎麼樣,連出版社都覺得這樣的用字遣詞表述無所謂、不需要校對嗎?非常不舒服的閱讀體驗,極度不推薦!

人類使用說明書

《人類使用說明書》的書評

這本書也是在聽《違章女生La La Land》的時候聽到小光介紹的,覺得很有趣所以購入,多虧了譯者的文筆,閱讀起來很順暢。
從科學的角度剖析人類甚至社會運作方式是文科人不曾思考過的角度,讀起來很有趣,作者的插畫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翻譯完成之後是誰把插畫加上中文字的,筆觸像是手繪卻又很清晰可愛,但也因為是從科學角度切入,理論的部分雖然作者帶入的方式很深入淺出,但較後面的章節對我來說有點牽強,或者說理解起來有點勉強,畢竟作者自身用來理解世界的方式跟我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作者八歲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ASD),二十六歲時診斷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這兩種症狀讓她在人生路上除了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四處碰壁;但秉持著對科學的熱忱讓她找出了一套叢林生存守則,能夠在地球這個充滿著她所無法共感的生物星球上存活,於是全書讀起來便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分享自己在理解、分析這個星球上人類時思緒上的雀躍跳躍。

有毒的男子氣概: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歷史如何層層建構「男人」的形象

《有毒的男子氣概: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歷史如何層層建構「男人」的形象》的書評

偶然間轉到《女同志周記》的Podcast,聽到兩位主持人磨刀霍霍準備了各種尖銳問題的訪問作者,作者卻一派輕巧、幽默風趣娓娓回應,於是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手刀購入。有毒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並不是什麼新觀念,其實原本作者也不是要取這個書名,而是更直白的《男性史》,然而被編輯打槍了(編輯做得好啊!)

從作者原本要取的書名可以知道,這本書其實是爬梳了構成男性的歷史:在女性主義、女性史蓬勃發展、在大家以為History就是男人的歷史時,作者告訴我們,其實底層男性的聲音、紀錄更是歷史上難以看見的──這本書從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帝國主義一路探討到近代的二次世界大戰及21世紀,解構不同時代男子氣概的成因、作繭自縛且瞬息萬變的man不man標準,層層疊疊對男性與女性的壓迫與階級建構。作者幽默詼諧、用字淺白,順著時代發展一路以上帝視角觀望男人如何壓迫男人、如何讓自己過得再更艱難一點(如果我是男性,大概看著看著然後就哭了)。非常推薦男性閱讀這本書,讀完可以知道自己一直以來都被什麼樣的東西箝制束縛,也可以開始拆開框架、拒絕吸食有毒的男子氣概。

有生之年

《有生之年》的書評

整個故事像千層蛋糕一樣環繞台灣層層堆疊,以情歌穿插其中的情感非常細膩揪心,文字很適合反覆咀嚼。

天天就,真的很會寫。(下略千萬字對天天的讚美)

張佐渣得無可辯駁,但也就是這樣作繭自縛卻又執抝的個性讓整個故事苦澀現實又夢幻得非常帶感。這樣有flaw的角色我個人極度喜歡,一直很相信人無完人,很難在為了自保的情況下還能周全妥貼就為了不傷害別人的,所以張佐那樣好真實。但張佐能好好的反省,認知到自己最終的想望在哪裡,並且為了讓阿文回心轉意而放下自尊努力就難能可貴。或許多虐張佐一點讀者會看得很開心吧,但其實看到最後就覺得沒有必要了,因為最虐的部分其實是他一生都會保有那樣後悔的記憶和失去的恐懼,無論阿文原諒不原諒自己,那都會是他一生的功課了,追回阿文其實不是結束,反而才剛開始而已。傷害已成,後悔無可迴避,困難不在挽回而是如何攜手向前w

阿文願意再度牽起張佐的手也非常有勇氣,畢竟耽溺在受害者的角色與過往雖然痛苦但也是相對是種自我保護,至少不用面對未知的未來與可能被同一個人二度傷害的恐懼,但阿文跨出去面對了,點亮了「勇敢」的天賦點數,在受背叛的痛苦不信任與對愛的嚮往拉扯中選擇向前一步,於是兩個人有了再次相愛的可能。

用一句話總結這個故事:有生之年,相遇攜手,此生不枉。

很喜歡天天把故事的開始定位在每個大學生都掛著MSN、聽MP3自己編歌單的年代,讓故事結束在MSN整併逝去的年代,搭配廣播與情歌跨越中央山脈串牽整個故事。自認抗虐度還蠻夠,比起從頭甜到尾的故事,更喜歡過盡千帆仍然願意一起過生活的故事,畢竟生活大部分時候是狗屎,但當有人願意陪你一起當鏟屎官,生活或許就能像貓咪一樣機歪又可愛吧。

夢中的怪物(全)

《夢中的怪物(全)》的書評

這是本爭議危險的題材:少年性侵犯與幼小受害者長大成人,出社會後重逢成為上司與下屬的故事。

作者用兩條時間線穿插,一條用過去兩人的相識塑造人物的性格與經歷;另一條線描寫兩人成年相逢後的化學變化,再透過主角林晏丞夢境內容的轉變,側寫出主角心理狀態的變化怎麼映射出兩人關係的轉變。

故事裡除了潛藏在冰山下被忘卻的過往,更有嚴酷菁英上司與菜鳥廢柴下屬權力不對等的位階關係──林晏丞的對溫育維的恐懼到底是源自上司的威壓,還是被遺忘受傷害的過往呢?午夜反覆被強暴的夢境到底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還是被害者的肉體記憶在顫抖著想逃跑呢?

作者處理得小心翼翼,也自澄並不是想要美化性犯罪,但這樣的題材就算有意識的先在腦內切割劃分到二次元去,讀來還是心驚肉跳,到最後關書還是很糾結不安,留了一個未爆彈與驚疑的尾韻給讀者去品評,無法肯定這樣的結局是好還是不好,甚至不確定自己希不希望這兩個人再走下去,但悚然精彩,雖然瑟瑟發抖但非常喜歡。

64【全球盛讚推崇,橫山秀夫經典鉅作】

《64【全球盛讚推崇,橫山秀夫經典鉅作】》的書評

不可否認這是一本優秀的推理小說,作者把男主角的思路細細寫出,滿足你對推理路徑好奇心,但整本都是男人在勾心鬥角看得超級心累,日本警察體系背景也讓我一開始有些進入障礙,不過優秀的翻譯讓這樣的障礙減輕不少。

讀到後面一直覺得作者把記者描寫得蠻不講理又緊迫盯人,為了挖消息不擇手段,齜牙裂嘴醜陋得十分有趣,大概也是因為他自己當了12年的記者才有辦法這樣寫吧。

對於平常閱讀選擇偏向女性書寫,題材傾向陰性柔軟的我來說,《64》整體太過陽剛,讀完大概會有好一陣子不想碰觸這樣的題材XD

這本書實體實在太過厚重(厚達4.8cm),電子書反而讓我閱讀起來輕鬆許多w

女性面對的戰爭

《女性面對的戰爭》的書評

世上女性面對的惡意,99%都是男性與父權體制一手造成的──讀完這本書內心的悲愴與怒火大致能總結成這麼一句話。

十二個章節加上自序、引言和結語,15萬字的篇幅其實不長,但我卻花了零零散散的7個多小時才終於完讀,內容紮實流暢同時卻過份痛苦,不建議在毫無心理建設、內心界線的狀況下閱讀,很容易被書中內容嚇到痛哭想棄書。

Sue在書本完成90%的時候過世了,剛開始閱讀本書時只會覺得一位戰地女記者去世有點可惜,但讀完本書會覺得,對這世界上所有無法替自己發聲的女性來說,Sue的死亡讓他們永遠失去了一個被聽見了解甚至救贖反抗的機會。

翻譯大致上順暢,只有在結語的部分偶爾會搞不清楚是作者還是女兒在說話,畢竟最後10%的書是女兒完成的。

一定要提的是,Sue是一位「影像記者」,因此書中一切都是他親眼見證並錄下後書寫而出。我無法想像親眼見證這些痛苦萬分的事情後要怎麼繼續樂觀積極面對世界而不心生怨懟憤恨、甚至能忍下破壞一切的衝動。

你這個娘炮:校園與同儕如何建構青少年的男子氣概?拆解陽剛氣質、性、身體的社會學新思考

《你這個娘炮:校園與同儕如何建構青少年的男子氣概?拆解陽剛氣質、性、身體的社會學新思考》的書評

因為是翻譯書的關係,一開始還是要花點時間進入作者(或說是譯者)的語境、留意名詞解釋,後續閱讀才會順暢。

本書實地訪談、觀察美國高中裡的師生如何一同塑造青少年的性別認同與意識,一章章讀下來能夠很全面的了解為什麼作者為什麼要從「娘炮」這個「辱罵男性最髒的字眼」出發來解構父權制度的形成與性別的不平等。

不過畢竟是美國高中,文化跟台灣有很大落差,蠻期待有作者/學者能從台灣角度下去田野成書,看看台灣的性別是怎麼養成的。

讀墨方便的地方就是能一秒跳到註釋再跳回來閱讀,在讀社會議題相關、註解很多的書籍時很好用,方便彈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