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腦,從此不再怕數字

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創意思考,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

4.6 / 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591726
  • 頁數:342 頁
  • 出版日期:2015/10/01

你認為數學好或不好是天生的嗎?
到底有沒有方法可以讓人把數學和理科學好?
學數學一定要很痛苦嗎?

快來讀這本書,讀了並且去執行之後,你會相信:
只要用對大腦,誰都可以把數學學好,而且學數學並不痛苦嘛……
(小心:最後你說不定會愛上數學哩。)

一般人誤以為數學是僵硬的技術,毫無創意可言。錯了。事實上,學數學既需要動用分析能力,也要運用創造性的思考方式。很多人以為,既然有一個正確答案,那麼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只有一種。這也錯了。事實上,面對同樣一個題目,解題方式有很多種,但是你需要先具備創意心思去看到各種可能的解題方式。(譬如說,若要證明畢氏定理成立,已知方式有三百種以上。)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把數學學好,而且,學數學一點都不像你以為的那麼痛苦。(背單字還比較困難哩….)

不論你是學不好數學和理科的學生,或者你是工作者但為了更上層樓而必須有一顆數字腦袋,這本書都會是你的好幫手,協助你掌握「數字」這個令你畏懼可是你逃不掉的學門。

本書作者芭芭拉‧歐克莉教授,很知道害怕數學是怎麼一回事。她從小學到高中數學成績都不好,以為自己沒有數理天分。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工作之後,她發現,數學不好竟然妨礙了她的升遷。於是她回到校園重拾學生身分,從頭開始學習數學與其他科學。

她從小地方開始調整:她改變讀書習慣,改變思考方式。更重要的是一項重大發現:學習數理科目的方式,與大腦的特性有密切關係。於是她善用大腦特性,建立新的習慣,逐漸掌握數學理科。後來她不但學會了,還學得呱呱叫。如今她在大學任教,而她教的可不是當年她拿手的語言文學,卻是她以為這輩子不可能學好的理科哩。

她寫這本書,要與更多害怕數字的人分享她親身經歷過、確認有效的學習方法。

本書從大腦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出發,帶領我們採用有效的方式學習。

書分以下幾部:
Part 1, 從大腦的特性重新認識學習數理科目這回事
Part 2, 拖延造成的嚴重問題,以及如何改變拖延的習慣
Part 3, 記憶力與學習的關係,以及怎樣增強記憶
Part 4, 如何學得更深入,以及自學的價值
Part 5, 最後,提供有效的讀書方法與有用的應考技巧

Amaozn 綜合榜長銷。分類榜暢銷前五名 (學習類、自我成長)。

◎針對學生面對數學的焦慮,本書從大腦神經元的特性特質出發,提出學習策略。
◎關於學習的重要觀點:學習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而不是在尋找唯一解答。
◎特色:文字清晰,敘述簡明,深入淺出。態度親切,言語激勵人心。
◎內容包含:關於學習的策略與技巧、腦神經科學的知識,既有抽象概念,也有具體步驟(觀念、方法) 、文圖並茂的解說方式、多位老高中生大學生以及各級學校老師的實際經歷分享。
◎適合以下這些讀者:
‧喜愛文學、藝術,卻厭惡數學的高中生
‧原本就擅長數學、自然科學、工程與商學,而還想學得更快更好的大學生
‧擔心你家小孩的數學跟不上進度的家長
‧想要通過某一項重要證照考試,但屢試不過而為此傷腦筋的上班族
‧夢想成為醫護人員,為此進修,而此刻不得暫且在某處打工的人
‧在家自學者
‧教授數學和理科的老師,以及其他教授教育、心理和商管等學科的老師,可從書中得到更多教學參考
‧終於有時間學習電腦、追求生活新知的退休人士
‧熱愛學習新事物的人,不拘年齡大小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