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研究如何設計?用量化邏輯做質化研究

用量化邏輯做質化研究

4.5 / 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525636
  • 出版日期:2012/12/15
<內容簡介> 超越量化與質化之爭 尋找「好研究」的共同原理 近二十年來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經典 哈佛三大重量級學者思辨結晶 ◎哈佛、哥倫比亞、華盛頓、普林斯頓等大學「方法論課程」指定教材 在社會科學中,普遍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對立的方法論典範:量化研究和質化研究。儘管壁壘分明,但社會科學家一直希望為兩者尋找共通準則。這種嘗試從來沒有間斷,本書是諸多嘗試中,最具影響力的一部作品。 這本由哈佛大學三大學者合著的經典,反駁了質化學者對於量化研究的種種偏見,對質化研究諸多「不科學」之處提出犀利批評,並期盼質化學者運用量化分析的嚴整邏輯,讓研究變得「更科學」。 這種觀點在社會科學界引起極大震撼,激起方法論的大論戰,自出版二十多年來與之論辯的文章與專書不斷,至今對於捍衛質化方法的研究者來說,依然構成重大挑戰。 「好研究」的共同特色 ◎ 選擇對現實世界重要的問題來研究 ◎ 選用可證偽的理論 ◎ 有根據地選擇個案:避免只選擇符合理論假設的個案 ◎ 以描述推論與解釋為目的 ◎ 公開研究過程:研究者會清楚報告他們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 ◎ 報告不確定性:社會科學處理的是高度複雜的社會現象,研究者的推論出自於不完整的資料與測量,很難完美無缺,因此必須報告結論的不確定性有多少 ★專家推薦: 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這本由三位知名學者合著的書,當年出版時,即為美國政治學界的盛事。對於從事質化研究的學者而言,這本書尤其具備參考價值。—黃長玲(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本書論證精采,密度很高,對一些流行研究—例如對商學院之案例分析(總是選擇成功企業)的批評,令人拍案叫絕,光是避免犯下研究設計的重大錯誤這點,就值得讀者認真閱讀。—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 <作者簡介> Gary King 哈佛大學政府學系教授、哈佛大學量化社會科學研究所主任。主要研究興趣在於「統計理論的創新與應用」,研究涵蓋政治學方法論的重要主題,例如「遺漏資料」、「區位謬誤」與「貝式統計」等。他是同時代政治學家中,論文被引用率最高的學者,擁有三十多個「最佳」獎項和美譽。 Robert O. Keohane 普林斯頓大學伍德威爾遜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曾擔任過美國政治學學會和美國國際研究學會主席。以「國際關係研究」聞名於世,對全球政治理論和美國對外政策有精闢見解。 Sidney Verba 在哈佛大學政府學系執教三十五年,曾任美國政治學會理事長,以及美國國際研究學會的副理事長。研究主題包括美國的政治參與、政治平等、社會輿論、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等重要民主政治議題。 譯者: 盛智明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博士候選人,主要研究方向:社會運動與集體行動、社區治理、公?輿論和政治態度,以及衝突解決機制研究 韓佳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博士。曾任職於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和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現為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管理系講師。研究興趣包括東亞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當代中國政治、政治學的量化分析、文化政策以及流行文化的政治學。 回TOP↑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