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精神:為什麼城市特質在全球化時代這麼重要?
為什麼城市特質在全球化時代這麼重要?
<內容簡介> 專序推薦── 楊子葆 輔仁大學國際教育長、前外交部政務次長 謝哲青 文史工作者 好評推薦── 胡晴舫 作家 夏鑄九 台大城鄉所教授 路寒袖 詩人、前高雄市文化局局長 褚士瑩 作家 一位哲學博士和一位政治社會學系主任 散步在九座風格各異的城市街道 他們援引詩歌與故事,對照政經史地與現況,與城市居民閒聊對話 從親身經歷與感受中,體驗到 原來,每一座城市,都擁有獨特的價值觀與氣質 本書作者貝淡寧和艾維納‧德夏里特利用輕鬆對話、小說、詩歌、傳記、旅遊指南、建築標誌,和親身經歷等資料,描繪九個城市豐富的歷史,充分論述城市精神如何體現在各自的政治、文化與經濟生活中,更進一步闡明市民的自豪感如何抗衡全球化所帶來的同質傾向,以及遏制民族主義氾濫等主題。 耶路撒冷?蒙特婁?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紐約 ?來到新加坡,我是否來到了物質不虞匱乏、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呢? ?回歸後的香港,更加熱愛賺錢、熱中慈善、追逐享樂? ?柏林與過去和解,是寬容?或是冷漠? ?原來,唯一打破蒙特婁法語、英語隔閡的,是冰球運動! ?啊!在最多元、最孤獨、最資本主義的紐約,幸好有洋基隊! ?巴黎人下館子多,去教堂做禮拜少,多支持左派,砸麥當勞的農夫是英雄! ★目錄: 序一:愛城主義閒逛者/楊子葆 序二:城市的自我認同與定位/謝哲青 謝詞 前言:市民精神 都市社群主義/逛街和講故事/推廣一種精神/本書提綱/厚與薄 耶路撒冷:宗教之城 有心的人/擁有上帝形象的城市/信仰和宗教/向下滑行:信仰、政治和黨派/惡化:信仰和民族性/信仰和權力,權力的腐敗/長著人心的石頭/沒有公民的城市/第11戒:從宗教到仁慈 蒙特婁:語言之城 什麼孤獨?/兩種孤獨/蒙特婁再征服/走向文化多元主義?/關鍵是冰球,笨蛋! 新加坡:建國之城 物質福利的價值/多元種族主義的價值/賢能政治的價值/愛國主義和政治壓制 香港:享樂之城 殖民主義和發財/共產國家的資本主義城市/沒有享樂主義的物質主義 北京:政治之城 過去:抹去過去的痕跡/現在:去政治化的政治/未來:復興過去 牛津:學術之城 學習、研究、學術:釐清概念/學習:沉思和創造/學習:研究的適當氣候/學習:不遵守常規者的行為和傳統的作用/學習和上課 柏林:寬容之城 與過去和解:加害者與受害者/寬容還是冷漠?/建築、透明、民主和開放/重新講述故事/透明和與過去和解/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內心的多樣性/與過去和解的代價/把我從自由中解脫出來 巴黎:浪漫之城 一個好萊塢的故事/一個非巴氏消毒殺菌的城市/浪漫與道德 紐約:抱負之城 世界首都/抱負與社群/社區和城市 譯者跋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貝淡寧(Daniel A. Bell)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長年旅居香港、新加坡和北京。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志遠人文藝術講座教授、北京清華大學政治理論教授和比較政治哲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國新儒家》、《超越自由民主》、《民主先生在中國》等書。 艾維納‧德夏里特(Avner de-Shalit)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任暨馬克斯‧坎佩爾曼民主和人權研究所所長。著有《人民的劣勢和權力:在懷疑時代講授政治哲學》(Disadvantage and Power to th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