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管理時代:提升工作績效的逆向思考手冊
<內容簡介> 成功沒有SOP! 90%的策略沒有用、90%的行銷手段只能讓你原地踏步 73個逆管理守則, 獻給還有理想的上班族,找回勇氣、創造力,與真正的致勝方式。 兩位傑出的管理思想家,萃取出他們簡明、談話式的經營管理智慧。這些想法挑釁、有洞察力、創新且與眾不同──卻仍然十分務實。這是一本巧妙風趣、又批判抨擊的書,充滿逆向思考與靈活想法,挑戰經營的傳統觀念。裡面有些點子會讓你拍案叫絕,有些可能讓保守者大怒──但每個想法都會刺激你開始思考! .市場贏家與輸家,做了哪些不同決定? .發展策略,該先思考還是先行動? .是人才讓公司變好,還是公司讓人才變強? .簡化單純的力量,能勝過規模經濟? .忘掉專業、不用準備,反而更能發現問題? ★本書特色: Part1贏家與輸家的差異: 贏家追求與眾不同,輸家只想做得更好。 贏家滿足市場需求,輸家滿足財報需要。 贏家努力提升價值,輸家沉迷降低成本。 贏家歸納失敗案例,輸家找尋成功祕訣。 Part2策略與戰術的真相: 策略是待測試的靈活想法,不是精心設計的執行計畫。 策略來自好奇、直覺與大膽嘗試,並非套公式的標準答案。 推向混亂、模糊、失序的邊緣,反而有助於解決問題。 Part3組織與管理的問題: 80%的問題來自企業內部,多半組織是自殺而非他殺。 愈追求可預測、可控制、一致性,組織就愈無法學習。 如何避免成員落入「熟練的無能」與「習得的無助」。 Part4偏差與補救的方式: 決策模式:少教條多批判,從謹慎改為容忍混亂。 效率模式:少開會多交談,從忙碌轉向明確單一的行動。 參與模式:少命令多實驗,從大設計轉往小而敏銳的見解。 Part5學習與發現的應用: 傳統管理不再適用,需要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用「質疑假設、挑戰慣例」,取代更加貫徹目標。 用「靠近混亂邊緣的勇氣」,取代更清楚的願景。 ★目錄: 前言 第一部:贏家與輸家 1.企業能勝出是因為與眾不同,而不是做得更好 2.當勝者走向獨一無二的道路,敗者卻繼續遵守既定模式 3.失敗者寧可看競爭標竿,也不信自己能想像出成功的模型 4.失敗者把「成本競爭力」當成策略,降低成本來追求效率 5.成功是用附加價值來衡量的,不是獲利 6.最好的標竿是產業排名,而非年度計畫 7.贏家被「滿足需求」激勵,而非「達成目標」 8.贏家與輸家的差別在方法,而非他們瞄準的目標 9.最大的績效威脅,往往來自企業內部,而非外部 10.與其爭奪市占率,開創一個新市場更有用 11.典型失敗者,老是想用「更好、更便宜」來急起直追 12.與其尋求成功祕訣,不如歸納失敗案例 13.少數贏家與一大堆輸家,是市場的自然現象 14.成功會帶來成功,失敗會引發失敗 15.大多數的行銷努力,只能讓你維持現狀 16.沒有市場所帶來的自由,就沒有所謂的美德 第二部:策略與戰術 1.策略並非攻擊計畫,而是反覆琢磨產生的點子 2.衡量策略的優劣,不是看野心多大,而在於它是否正確 3.最大的競爭障礙,不是經濟因素或結構結構,反而來自個人觀點 4.創造財富的行動,多半是被好奇心驅使,而非追求目標 5.不是先有策略才有行動,有效的策略也可能從行動中產生 6.策略更常出現在群眾之中,而非來自專家 7.真正的策略比較像科學實驗,而不是先知預言 8.策略就像科學發現一樣,不可能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