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與花椒:英國女孩的中國菜歷險記
英國女孩的中國菜歷險記
<內容簡介> 這裡的食物閃耀著螢光色澤,好像隨時都會醒來…… 在這裡,你無法明確判斷眼前的東西能不能食用。你可以津津有味地嚼一頂帽子,或是朝牆壁咬下一大口;同樣的,你也可以用午餐的食材蓋一間小屋子。 在這裡,只要一把刀,就能把食材處理成各種形狀。你可以「切」,可以「片」,也可以「斬」「砍」「捶」「刮」「剜」,再加上切入的角度和切割的方向,變化出千變萬化的刀法。 在這裡,食物完全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人們的語言。他們說在愛情裡嫉妒的人是「吃醋」,「吃苦」則是對於生存的悲傷與艱難最好的形容。 這裡是中國,一個奇妙的飲食大國。 這本書是關於中國菜出乎意料的美好,也是一個英國女孩在中國的冒險故事 獲得英國飲食作家工會大獎肯定的扶霞在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國長住。打從一開始她就發誓不論人家請她吃什麼,不管那食物有多麼古怪,她一律來者不拒。在這本難得一見的回憶錄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國飲食之間的關係演進:第一次與四川料理相遇時的神魂顛倒、親眼目睹雞鴨被宰殺時的驚嚇、體驗千變萬化的刀工、對養生飲食的嘆服、品嘗珍稀野味時內心的道德兩難等等。 在這段迷人的旅途中,扶霞曾經是川菜廚師學徒,也曾試圖說服中國人「西餐」既不單調也不簡單,結果卻令人啼笑皆非;她還品嘗過各種珍禽異獸,包括狗肉、果子狸、蠍子、兔腦殼、卵巢脂肪製成的雪蛤。但一個西方人究竟可不可能完全接受中國的飲食習慣?當扶霞回到英國老家的廚房時,她看著一隻鮮嫩的淺綠色毛毛蟲,猶豫著該不該把牠吃下去…… 透過扶霞的眼睛,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角度來了解我們熟悉的中國菜。原來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氣質。川菜的辣帶著一絲絲的甜味,就像悠閒而迷人的四川人,總是帶著一絲甜甜的體貼;湘菜直接又毫無妥協餘地,就跟那裡培養出來的軍隊領袖一樣;揚州菜則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溫暖而撫慰人心。 從四川熱鬧的市場到甘肅北部荒僻的風景,從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揚州古城,本書呈現了中式料理讓人難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地描繪出中西飲食文化差異,兼具人文觀察與幽默趣味。這是世上最令人目眩神迷的烹飪文化,最道地的記述。 ‧西方世界的中菜權威,最動人的飲食文化記述 ‧張國立、梁幼祥、黃國華 專文推薦 ‧林西莉、莊祖宜、蔡珠兒 聞香叫好 ‧Amazon讀者四顆半星推薦 ★名人推薦: 美食名家強力推薦 林西莉 作家,著有《漢字的故事》《古琴的故事》 張國立 作家,著有《張國立+趙薇的北京飯團》 梁幼祥 美食評論家/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美食節目主持人 莊祖宜 飲食作家,著有《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大家都想做菜》 黃國華 文字工作者 蔡珠兒 作家,著有《種地書》 扶霞在二○○三年出版了傳奇的川菜食譜《天府之國》,她是極少數能夠寫出正宗中國食譜的西方作家。現在,在這本《魚翅與花椒》中,她寫出了層次寬廣的個人故事,包含她十多年來在中國學習、生活和飲食的酸甜回憶。這不是一本食譜書(裡面只有十一份食譜),而是一本傑出的飲食指南,揭露了中國美食的祕密。——林西莉,著有《漢字的故事》《古琴的故事》 吃,是件阻隔著千山萬水的文化差異,是個人內心裡對欲望的極致,是冒險犯難的另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