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誤表 https://sourcranberrie.pixnet.net/blog/post/219796
撐過第一本京極堂之後 在半信半疑的狀態下翻開第二集 看完之後很得意地說:我克服京極堂啦! 現在正式跨入粉絲的那邊 :P相較於看第一本時有三成摸不著頭緒的感覺 這次讀《魍魎之匣》從頭到尾都能跟上作者的節奏 甚至還滿早就猜出一些事件的真相 例如加菜子消失的原因、加菜子的生父是誰、凶手和御莒神的關聯等 我很了解自己並不是個聰明的讀者 所以可能京極夏彥並不是著重在設陷阱的作者吧 只是第一本太匪夷所思所以被他給耍很大 XD看完《魍魎之匣》的感想,就是脫口而出一句「變態!」 這個故事真是變態至極 幾個迷戀製造匣中生命的男人各有其理由 不管是為了滿足科學理想、自身對空間的恐懼症或是到最後抱著匣子說話 似乎都能忽略在一般人眼中顯而易見的恐怖感 不過當下閱讀時受到的震撼固然令人不悅 回想起來倒是感覺頗為滿足 (很多人套用書中的話,說它「餘味很差」,我好像反而覺得「餘味較佳」) 因為能夠理解,所以在感受上是讀了一則完整的故事 這種閱讀體驗好像也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呢!至於本系列特色京極堂的說理部份 這本感覺起來也比《姑獲鳥之夏》來得少 而且比較不是長篇大論連成一氣 應該和鳥口此一角色加入穿插其中問答也有些關係吧 覺得這本對於超能力者、靈媒、陰陽師和宗教家的區別還挺有道理的唯一讓我覺得不喜歡的是 這本又很明顯讓主要角色之一(木場)涉入案件核心 這代表這種模式是本系列特色嗎? 這樣愈看到後面不是愈會預期「這次是換誰」嗎 XD 希望是我多慮了... 還是比較喜歡看主角群和案件原本無關的設定 如果巧合再少一點就更好了!(例如哪個主角原本就認識案件中的相關人士)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