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悲劇,是我的人生。」 為了追求夢想,究竟要犧牲到什麼地步? 我之所以能夠背負著無法說出口的罪行和沉重的覺悟追求夢想,全因為那個人的愛。 加賀恭一郎的故事,落幕。 一樁撲朔迷離的死亡案件,竟意外揭開加賀人生最大的謎團。
"我認為是人生中遇見的許許多多人,造就了現在的我。... 相遇真的很美好,...那麼這裡拍的,都是與你的人生有關的人了。"pg.69 博美小姐對松宮刑警說。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認識很多演員,...他們可以說變就變。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樣的人多得數不清。... 有些演員就算平常也不會露出真正的樣子,隨時都在塑造形象, 就連我們也不知道這種人未經修飾是什麼樣子。"pg.128 擷取認為女顏員會視需要扮演她的角色,不能相信她們的表面。 白走多少路,調查結果就會有多不同。對吧? 松宮警探重複加賀前輩說過的話。
"如果說我完全沒有私情,那是騙人的 我不想懷疑她也是事實。但是正因如此,就更要確認。 也許我在看那五千張照片的時候,心裡是希望不要找到她的。"pg.166 加賀覺得,這次的命案和他個人的關係太多了, 死者是自己認識的人,連嫌犯都是,這未免太奇怪了。
"他們記得曾經欺負過她,可是轉學那時候的事,幾乎沒有留下記憶, 感覺好像不知不覺這個人就不在了。... 到底是哪裡不對勁,我自己也不清楚。好像看得見又看不見。 明明看著,卻又看不出來,就是這種感覺。"pg.233 對於調查博美小姐過去的事,松宮喃喃自語地對加賀說自己的感覺。 同學們不知道博美小姐的爸爸自殺,所以不了解轉學這件事的因果關係 如果是不上學在先,令尊自殺在後,原因是你們因故無法上學, 如果當時你們打算一起到遠方,不斷逃亡~所謂的趁夜潛逃, 那麼,所有事情就能解釋了。加賀刑警對博美小姐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為了活下去,必要時或多或少會說謊。** 但是加賀先生,如果你的推理神準,就算家父真的死在逃亡的外地, 那麼我又有什麼罪?謊報經歷?...或者你只是想挖出我的過去?"pg.252 拋開真正的名字活下去,究竟是什麼感覺? 為了不讓別人發現自己真實的身分,必須極力避免拓展人際關係, 淺居忠雄的人生應該是孤獨艱辛的,支持他的是他女兒, 博美的成長和成功是他活著唯一的意義。 但是女兒越是成長或成功,他就越詛咒自己的命運,若是世人得知自己的存在, 會毀了女兒,最終,他自己成為潘朵拉的盒子。
透過交換身分以創造新人生,拋棄真實的過去才能迎接轉折的光明未來, 這本專屬於東野圭吾的<砂之器>蠻有特色的~3顆星!
註記頁數: pg.36,41,60~61,65,69,106,110,126,128(133),132,137,145 158,161,162,166(167),172,177,182(183),187 199,203,209,210,224,229,231(232,236),233,237,243,251,252 267(276),274(275,276),281,292(297,298),293,294 330(331),332,333(334,337),347(349)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