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未步入禮堂之前,無法想像真實的婚姻模樣,唯一能夠參考的大概只有原生家庭的爸爸媽媽,但不可置否的是每對佳偶都是抱持著白頭偕老的期望許下諾言,但能真正實現的卻不盡然,究竟一段婚姻的締結是出自一時的激情還是得以消磨的陪伴。
雖然談論婚姻,但書中提及的議題相當廣泛,大至種族小至個人,故事核心不外乎圍繞——忠誠。不過所謂的忠誠到底是對於曾經的海誓山盟還是記憶中的幸褔快樂,抑或夢想的海枯石爛……也許到頭來真正得忠心耿耿的是在於自身那顆曖昧不清、模稜兩可的心吧。
關於愛情,人人都在習慣它不同的樣貌;關於婚姻,大家都在經營它存在的每刻。然而時間會使你我厭煩,時間消磨了自以為可以堅持數年的熱情,激情可能穿越藉由瑣事塑造的窄徑,成為沙漏裡不停落下的砂礫,而在未來某個時段歸零空蕩,我們無法說定將來的變數,只能努力維持心理的炙熱。
譯文優美的銘印在心,人物的性格不只犀利也強烈的反應出當代夫妻、朋友、伴侶的寫照,汲汲營營的追尋著一種陪伴,究竟因為環境要求還是自我決定的結果。婚姻不單聯繫兩個寂寞的人,而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和圈子,所謂的門當戶對也成為一種標準,或者算是跟經營婚姻的提示。
這部分延伸到種族議題,同樣的膚色和階級的價值觀,多少可以為往後的生活降低些許紛爭和分歧。雖然羅伊與瑟蕾莎都是黑人,但他們的生長環境不同,以為可以共同追求的目標成為南柯一夢的當下,便殘酷的宣告有些婚姻是有保存期限。
而最後的魚雁往返,不僅讀了圓滿也感受到那種無奈卻認同的結果,畢竟破鏡難重圓,作者用自己的語言、文化和觀察,建立出關於忠誠的故事,婚姻對於彼此的忠誠這點不能理解,但在許下承諾之前、反悔諾言之後,是否還能忠實自己心中的耳語低吟,那就只能取決於己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