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看完了第二集,後面還有兩集尚待努力。 如果說第一集是作者將犯罪剖繪的骨敲打出來,那麼我想,第二集作者便是準備將皮囊間填充的血肉慢慢填補進去。 第一集中,作者建構了犯罪剖繪的鷹架,告訴我們犯罪剖繪的歷史與他奮鬥扶植起的新部門,提了幾個赫赫有名的殺人案件,再神乎其技的指出罪犯應該是什麼樣子,讓我們對作者的手法與經歷倍感好奇。 第二集,作者稍微透露了他是如何剖繪出罪犯的條件,其中之一即是爬梳犯罪資料的統計結果,「類似這樣的案件,大多是幾歲到幾歲的人犯的」、「第一位受害者通常會與加害者同種族」等等,利用以往的數據,加上犯罪的蛛絲馬跡(簽名特徵、犯罪手法等)指引出一條明路。 除此之外,相較於第一集案件的走馬看花,第二集花了相當的篇幅談論被害者的故事,使讀者更容易將自己投射進被害者的痛苦、家屬的悲傷以及對加害者的憎恨之中。作者讓我們看見,即便加害者被判有罪,依然有許多方式可以一再上訴、大聲捍衛加害者自己的權力,而被害者家屬想獲得伸張的悲慟力量便會在這漫長的爭取正義的過程中被消磨殆盡。 另一方面,作者本人對於這些他所熟知的罪犯們有朝一日期滿出獄這件事,也是相當憂心的。他認為有些人就是人性本惡,等待他們的懲罰應該是永無止盡的。 我認為第二集明示了作者對於罪犯生命的態度,他認同部分人在離開監獄後的確能夠得到應有的教訓,但對另些人來說,卻應該嚴刑峻法以待——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我覺得第二集的內容有些鬆散,作者似乎還在拿捏「傳達自己的司法理念」與「撰寫自身職業的專業」的平衡,但依然不失為好看的書。 話說回來,這本書的頭幾段,作者以殺人犯心態思考案件的想法與場景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果然常與他們打交道,讀起來都有些毛骨悚然,一開始還讓我忍不住翻到封面看看我是不是不小心拿到了變態殺人之類的小說…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