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不是本來該是如何?而是自我角色尋找的過程。且看女人角色的愛與恨。

janechenyichen0903 發表於 2018-05-03

母親生子,照顧,養育,一切看似再自然不過的人生, 若從中奪取任何一個過程,又會如何?

孩子的成長,如果當初不是這樣,此生會有什麼不同? 還是這一切不管苦樂都是人生的一部份?

希和子,一段婚姻中的第三者,被有婦之夫的甜言蜜語哄騙而墮胎,甚至永遠失去生來子的能力。但卻在事後得知情人和其妻竟在和自己幾乎相同的時間有了小孩,本來只是想看看這個孩子,卻在看到這張足以點亮世界的小臉後決定帶走孩子,成了人們口中的綁架犯,開始帶著孩子逃亡。 惠津子,孩子的生母,因為丈夫的不忠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失去了照顧,養育女兒的機會,終日歇斯底里,不知該如何對待身邊的人。 久美,在孩子還小的時後被奪走親權,進入Angel Home, 一群在生兒育女的路上撞壁的女人所組成的團體,是逃避?是期待新生?

相信小孩子是女人被愛的證明,是生活的重量,是鑲在母親殼中的寶石。 如果在生,在養育不管哪個階段,孩子被奪走,都會使母親失去生活的重心,而找不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成了空殼。

希和子用母愛架構和非自己親生的薰的世界,就是因為被奪走了本來應該生下的孩子,而希望透過薰讓自己無緣生下的小生命“回到”這個世界,來填滿她。 但是活生生的小孩,會生病,會需要物質生活,會想要接觸世界,這些都是逃亡中的希和子沒有辦法給薰的。而她卻在一次次的自我說服中:看看就好,一個月就還回去,她長得有點像我,若我不帶走她,她會葬身火場等等而怎麼也不願意放手,因為放了手,她就是空殼子,這是所有女人的角色中她最痛最不能接受的,為此即使背負墮胎的報應與原罪,即使和薰的世界只有母愛外什麼都無法付出,她也只能一直逃,並祈求神明讓她永遠和薰在一起,即使這一切本是不屬於她的幸福,她只能面對批判的目光。 說希和子是空殼的惠津子呢?我想,她真正的痛是因為她感到自己才是空殼,她失去丈夫的愛,連帶失去養育女兒的機會,本來是最可憐的受害者,卻在媒體不斷挖掘她對丈夫情婦的惡意烘炸後被說成是加害者,面對好不容易歸來的女兒,也因為養育中的斷層而不知如何與她相處,只能一直透過激烈的情緒與憎恨確認自己是受害者,逃避身為空殼的痛楚。 被奪走親權的久美,與看似新興宗教的Angel Home, 也是一群在當母親的過程中有斷層,而痛苦的女人,為了逃避這個空虛,藉著重新定義一切角色定位,跳脫女人這個角色,尤其是母親這個身份,希望從中獲得新生。 這些女人都是母親,是曾有人愛的母親,她們看似逃避女人角色的痛,卻也對女人的角色有再深沉不過的體驗,希望一切重來,希望事情不是如此的願望也在一次次你是男?是女?是魚?是鳥的怪異問答中可見一斑。

無辜的孩子呢?對薰來說,惠津子,希和子,她們各分享了一半母親的角色,都是母親,卻也都不像母親。惠津子的表裡不一讓薰有種發生的一切都是她的錯的感覺,希和子則奪走了她人生中的一切“普通”。她並不想藉著想起過去的一切來定位自己,或是從中理解這兩個女人的傷痛。她想知道的不是我是誰,而是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不普通?媽媽又是什麼?她因為小時候在Angel Home的經驗中,有著較偏頗的男女觀,害怕男人,害怕爸爸,又因為回到家中反而像被囚禁的囚犯一樣被父母禁止外出,而孤獨背負著大人在擔任各自的角色碰壁後最具焦的存在,一切彷彿在為莫須有的罪名服役。為什麼是我?她覺得自己是本在第七天該死卻沒死成的八日蟬,因為太多的痛苦和不解而孤獨存活。 這一切就在她也扮演了希和子與惠津子的角色後漸漸理解。她像希和子一樣愛上了有婦之夫,甚至懷了孩子。她像惠津子一樣靠著恨來讓她自己安心,卻又不想放手美好的回憶。扮演女人,扮演母親,終於讓她知道孩子並沒有錯,只有自己能走出去。幸福不是靠想要男人的愛的衝動,不是靠恨意來逃避傷痛,更不是了解為什麼是自己?為什麼孤獨?為什麼當初是這樣後就能了解“我”是什麼角色。當初沒有這個外遇就不會讓希和子碰到薰,母親惠津子本身也有外遇,家中的支離破碎並非因為她的被劫與歸來,而是因為希和子和惠津子在失去後忘記自己曾擁有的而使她們抱著空殼而無法走出去。被捕時還擔心薰沒吃早餐的希和子,與因為薰害怕的尿尿而推開她的惠津子都是母親。孩子都是她們手中的重量。空殼子手中的重量。不是喜不喜歡,不是婚外情的問題,媽媽就是媽媽,問題不是為什麼是我?而是所有人在尋找自我角色時,應抓住甜美的感情來填滿手中的空殼。第8日的蟬,看到的不是只有己身存活的孤獨,而是看到生存的喜悅。薰不再是一個人,而會和肚子裡的小生命一起尋找自己的定位。一起在生命的氣味中體驗人生。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