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書店--日本三一一災後書店紀實》,稻泉 連,行人文化實驗室 真心的誠心的希望,如果可以,請不要利用網路書店,而是走進離你最近的一間實體書店,買下他/或訂購他。 今年目前最好看的書(這樣想今年也許還滿可以期待的) 引1:「即使生活如此艱困,丸善書店依舊擠滿了背著背包的顧客。那些為了維持生活而去超市排隊並採買食物與水的人,也同樣到書店排隊,尋求心靈慰藉。......」 引2:「我跟太太已經下定決心,在海嘯那一年出生的小孩,一直到他十八歲為止,一頁堂書店都會持續在這裡開門營業。雖然只是一點小驚喜,一旦開始就不會結束。我現在四十七歲,十八年後就是六十五歲。換句話說,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這十八年......在這十八年裡堅守岡位,用心經營一頁堂書店。」 周末帶著書在捷運上讀,從第一篇開始哭到最後一篇,一邊覺得哎呀好丟臉,一邊又覺得一點都不想停下來,非把書看完不可,夾雜著兩種情緒在去返的捷運車廂邊角躲藏的讀完。我沒有辦法決定哪一段文字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因為有太多可以選擇的片段。 東日本大地震、福島以及周邊20公里的管制區,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每日居住的社區、行走的街道、生活的城鎮,日常的風景變成渴望而不復返的記憶。真實的"失去"是如此讓人揪心無法面對的事情。 然,一間半拉開鐵門的書店、一個紙箱推疊成臨時書櫃的攤位、一台載著書籍巡迴的小車、一間新的書店,重新塑造起閱讀的日常生活,慢慢的慢慢的舒緩焦慮痛苦沒有笑容的日夜。 雖然光復之路還遙遙無期,但是從現在開始,似乎可以看見若干年後,在重新復活的小鎮裡,小小的書店在那裏,書在那裏,人在一起,笑著。 -------------- NO NUKES 這本書雖然只有一篇提到因核災而暫停營業的書局,但我還是很想寫 NO NUKES 這句反核宣言。因為核災被迫遷離沒有受損的村落,眼睜睜看著明明可以居住的家園而必須離開,只能留下:「我們一定會再回來!!」的宣告,我覺得那是非常令人覺得傷心的事。 同步刊載:http://windy0311.pixnet.net/blog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