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著讀著,阿嘉莎以瑪莉.魏斯麥珂特為筆名的心之罪系列不知不覺讀到第5本, (獨缺《母親的女兒》就完讀了)。 這本心之罪系列5,一樣是兩天就能讀完的內心戲故事。
"在弗農的世界裡,只有三個人是真正重要的:奶媽,上帝跟葛林先生。 ...除了上述三個人,還有個雙生神祇叫做媽咪-爹地,...他們是朦朧模糊的人物,相當漂亮又傳奇,尤其是媽咪。 ...而在這個真實的具象的育嬰室宇宙中主宰一切的,就是奶媽-弗農心目中最重要的第一人。 ...排在奶媽之後的是上帝,上帝對弗農來說也非常真實,主要是因為祂在奶媽的談話裡顯得無比重要。 奶媽知道你做了哪些事,但是上帝知道所有的事。"pg.36 弗農認為上帝比奶媽更特別~因為你看不見上帝,但就算在黑暗中,上帝也能看見你。 對他而言,父親與母親那些年無數的難堪場面,只是更增加了他對父親華特沉默的同情(媽咪麥拉一定是對的?!)。 他也記得西德尼舅舅曾經告訴媽咪說:婚姻生活就是這樣-互相遷就。
"你逃開了,這樣相當可惜,不是嗎?留在那裡仔細看清楚會好得多。 你會看到那些男人,也會知道它其實是什麼。仔細看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最後還是想逃開,你可以隨後再跑開... 東西擺在面前的時候,永遠不會像跟在背後那麼嚇人。 記住這件事,躲在背後讓你看不到的東西總使顯得很可怕,那就是為什麼轉身面對總是比較好, 因為只要轉身,你通常會發現它,它們根本不算什麼。"pg.68 這是護士法蘭西斯對年幼的弗農所說的一段話~而且,據說戴爾家人從來就不幸福?! 父親死於戰場之後,普桑修道院由弗農繼承,他有史以來第一次質疑人生:世事並不確定。 他覺得上帝不是同一個上帝了~年滿二十一歲的時候,事情會變得如何呢?他自己會面臨些什麼? (他是否知道自己期待人生像童話故事呢?)
"...要有成就就得有驅動力。對你會想要有驅動力,可是音樂本身就會是驅策他的力量! ...不必擔心你所寵愛的天才不會改變心意或者被壓抑,不會有這種事的,我很確定那種事不會發生。 珍,沒有一件事可以讓你改變心意,但話說會來,你有驅動力。可是你知道嗎?賽巴斯欽,我想我比弗農更容易改變心意。 我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會去爭取。但他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或者更精確地說,不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但那個什麼會來找他...而那個東西,不管它是什麼,都會得到侍奉~無論代價有多大。"pg.202 由珍與賽巴斯欽的對話中不難發現:珍比弗農更了解弗農。
"一股壓倒性的寂寞感橫掃了奈兒。男人就是這樣~他們永遠不了解,也不在乎。 愛似乎可以解決一切,可是它其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她幾乎恨起弗農來了, 他自私地沉浸在工作裡,不喜歡她表現出不快樂,因為那會讓他心煩..."pg.222 奈兒沒有想過弗農打算從事音樂,並且,每件事都應該為了他的音樂讓步。 相處的困境讓她想去找珍談一談:她怕珍,也不信任珍,珍是她的敵人。 但她卻又覺得自己可以從她身上學到些什麼。
"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擁有某樣東西。... 這世界在改變,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永遠會是這樣,我們永遠回不去了。"pg.270
易卜生曾經說過:「生活就是和心靈中的各種妖魔鬼怪爭戰,寫作就是對自我進行審判。」 寫作最難的不是無中生有的虛構,而是對私密最直接的剖白,自剖是文學創作中痛苦並快樂著的探究自我過程。 因為虛構可以無窮,真實的人生卻唯獨一回。 這本消說的敘述方式我個人不太喜歡~2顆星
註記頁數: pg.12~13,14,19,21,22~23 32~33,36~37,48~49,62~63,68,74~75,76~77,80~81,84~85,86~87,98~99,110~111,118 120~121,128~129,132~133,140,150~151,168~169,176,190~191,196~197,202,204~205,208~209,220~223,224,246~247 254,264~265,266~267,270,294~295,302~303,306~307,310 314,326~327,328~329,356~357,360~361,370~371,372~373,388~389,390~391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