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書名就已點題,這是本在討論中西醫學差異的書,但並非泛泛而談哪裡不同又或哪裡可以被融入取代,編者帶著我們回到源頭--不單回到醫學原理的開始,還回到哲學文化的開始,甚至回到醫療行為的開始--抽絲剝繭,尋求最根本、影響指導人們思維走向分歧的原因,於是有了這個書名。 不知道是文理組思考邏輯不同,還是因兩地慣用詞語不一(個人覺得是後者,因為作者群也都是醫生),論述部分多處讓我感到生硬難懂,得反覆閱讀才略能瞭解其意,但還是有不少地方因耐心不足而被我快速瀏覽帶過。這不損書本的價值與內涵。
此書從文化的根本談起,涉及生活、思維、及語言文字,有不少地方看了會令人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這種關係所以西方人才會那樣思考--慢慢帶入醫學理論的形成,從生理、病理、診斷、到治療,一一闡述其中的異同,然後再更細緻地論述兩種醫學體系的分科細項發展,最後討論本書的目的與重點:當兩方醫學相衝撞時的發展。
之前因課業需要有大略讀過關於「中西醫匯通」及「中西醫結合」相關資料,但從這本書中我才深刻瞭解這兩者的目標與差異,作者也不單只提出差異與矛盾,進而提出了解決的可行辦法與展望,對於我這個支持兩方醫學純分離的人也多有感悟。
本書讓人深刻理解中西醫的內涵及其差異,就算對醫學不感興趣,第一章關於文化上的差異也很有看頭,可惜用語著實令人難以下嚥,但不失為一本參考書的價值。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