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比利:多重人格分裂的紀實小說》的書評

yuyi07 發表於 2018-01-26

這本書分成三個部份進行,第一個部份說的是「混亂時期」,也就是該案發生的狀況以及被逮捕後的比利如何進行官司並接受多重人格治療的過程。第二個部份是「『老師』的誕生」,延續第一階段,在這部份分別說明了每個〝人〞出現的過程,包括出現的情形、發生的事情,以及每個〝人〞在失落的時間中所發生的每件事,也完整的說明了每個〝人〞交替出現的狀況,還有為什麼某些〝人〞被亞瑟列為〝惹人厭的人格〞。最後第三部份說的是「瘋狂的他」,在這裡說的是比利的案件引起媒體及社會大眾兩極化的反應,而因為媒體及政治力介入並施壓的結果,讓比利進到了並飛具備治療多重人格且其實為監獄的精神病醫院,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未完成融合的比利又再度分裂並惡化。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曾有類似的電影,當時我看電影時並不知道「24個比利」這本書,電影的拍攝手法是由一群不同年紀、體格、性別的人因各種不同的目的聚集到一家旅館開始,因為天候因素導致來到這的每個人必須停留在旅館內不得離開。他們待在旅館的同時,發生了殺人事件,這一連串的殺人案件中巧合的是,每個受害者都是同月同日生,到後來甚至發現了現場的每個人原來都同一天生日。

在追蹤到底誰是殺人兇手的過程中,鏡頭帶到了不同的場景,一位犯人坐在大圓桌旁,面對法官及醫師,進行了一場在腦海中殺掉體內多重人格的戲碼。

書的內容讓人覺得可怕的是,人可能會因為太多現實的恐懼,而產生了逃避、推託的念頭,比利的多重人格正是在這樣逃離現實壓力的狀況下誕生的。這樣的精神病患,在他無法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情況下犯罪,然而這樣的罪行到底社會應該怎麼反應?大眾如何看待並且如何對待這樣的一位〝重刑犯〞呢?

我比較在意的是後者,所謂的媒體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媒體的言論報導,是一項非常可怕且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武器。善用,社會得以往好的方向邁進;誤用呢?我們的社會到底有沒有能力受得了這樣的傷害?

總之,很有趣且精彩的一本書,也是發人深省的一本紀實小說。透過不同人格的呈現,了解人在面臨恐懼及壓力時的反應,透過揭開多重人格的內心世界,讓我們了解自身的脆弱。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