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語》的書評

湛藍 發表於 2017-11-18

維多莉亞的童年際遇讓人同情難過,但老天其實對她並不差,一路走來社工梅若蒂從未放棄她,總是不斷的幫她尋找適合的收容家庭。從小不得母愛的伊莉莎白,從維多莉亞身上看到當年的自己,將她視如己出,完全包容及理解她的脫序行為(被仙人掌刺惡整還能解讀成「大膽示愛」,當今世上也只有花痴伊莉莎白做得到)那份愛及耐心比起有血緣的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花店女主人雷娜塔看出維多莉亞的困境,用不著痕跡的方法幫助她,帶她參與家族聚會,感受「家人」,是幫助她重生的大功臣,還有魯賓娜媽媽、瑪琳娜等等,全是她人生的貴人。 至於葛倫是整部小說最得我心的角色,單親家庭長大的他,不管是與母親的單向互動,及與維多莉亞的相處方式,不急躁不強求,無怨無悔默默付出愛,給對方很大的情感空間,用無比的耐心等待一旁,著實令人感動(這種完美男人上哪找呀~ 維多莉亞妹妹真是硬心腸死腦筋)。維多莉亞自認沒有愛人及被愛的能力,面對周遭不斷釋出的善意,不知如何回應,又唯恐自己不能承擔愛,會重蹈當年惡夢,落得兩敗俱傷,只得又退縮回自己的殼內,看的我真想把她從殼裡一把挖出來,然後把殼踢到天邊遠。告訴她世上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愛,也都有權力擁有愛,你不是沒人愛,而是你看不見愛,感受不到自己正被團團愛包圍,而且擁有愛人的大能力。 「假如苔蘚真的沒有根,母愛依然能自然而然憑空湧現。那麼也許我錯了,我不該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把女兒養大。也許孤苦無依、缺少關愛的人,長大以後也可能跟任何人一樣,付出源源不絕的愛….盡管不夠完美,儘管沒有根。」【花語】描述維多莉亞從為人女到為人母,從人球、街頭遊民到花藝師,自我接納及成長的心路歷程,也呈現母女關係的多重面相,更點出了沒有親情是絕對完美無缺,也並非完美的女人才能當個好母親。每個子女都是帶著象徵「我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中」的山茶花來到人間,也許我們無法做到滿分母親,但絕對可以給孩子滿滿的愛。自以為對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抛棄母職,是最自私、無情、差勁的母愛。加油吧~ 各位媽媽們! 本文摘自: http://tw.myblog.yahoo.com/piggy-home/article?mid=21747&prev=21762&next=21720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