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一本很特別的小說。以第一人稱敍述,用日記的書寫方式,全文從一開始錯字連篇和標點符號誤用,到文筆順暢,條理分明,讓讀者更能真實感受查理手術前後的巨大落差。對於整個醫療實驗是否違反自然法則、道德爭議,或者研究團隊成員是否別有用心,我不想多做揣測或加以論述。我只關注到小說中二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一個智能不足的查理及另一個天才查理。 作者丹尼爾.凱斯給了查理一個發聲的舞台,帶領讀者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傾聽、感受及正視一個心智障礙者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的困境,及延伸而來的家庭及社會問題。「如果給他足夠的時間,只要他們不要催他催得太急,他就會學起來。可是大家都沒有時間。」看著查理童年的遭遇,母親因為不願承認事實到害怕真相,把查理當成情緒及壓力的出口,最終甚至選擇遺棄,心酸之餘不禁思忖世上有多少父母能如傅尼葉般(《爸爸,我們去哪裡》一書的作者,擁有兩個殘障兒),可以笑著接受並欣賞孩子的殘缺。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一本讓人捨不得放手,即便揪著心也要讀到最後的好書,閱畢有種相見恨晚的強烈感,懊惱自己差點就錯過好書,卻也慶幸及時認識查理,更確定自己絕對不會只讀這麼一回。查理對生命抱持熱情及發揮到極致的精神,令我感動萬分。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再讀,期待有更多人可以因為查理而重新看待生命,檢視自己的生活態度,同時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及同理心,來對待這群與眾不同的孩子及家庭。 節自: http://tw.myblog.yahoo.com/piggy-home/article?mid=19547&prev=19581&l=f&fid=72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