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蹤記》的書評

inborderland 發表於 2021-09-07

【「經典也青春」領讀摘要】

迷失的心,遺落的愛 ——李靜宜談約翰.哈威的《迷蹤記》

幾個月內,沒落的英國工業大城諾丁罕,有兩個小女孩在公園和住家院子相繼失蹤了。

調查小組陷入死胡同,小女孩生死未明,負責的警探芮尼克和眾夥伴肩上的壓力越來越沉重,然而沒有任何能看到一線曙光的線索出現。

和前三本芮尼克探案相同的是,即使身為維持治安、伸張正義的警察,芮尼克和並肩作戰的同事,當孤單一人在路上或回到家時,仍然要費力舔舐自己的傷口,並在力圖振作後重新面對工作、面對責任。

警察如此,那麼那些犯案的兇手、罪犯,以及導致犯案發生,或者在點點滴滴各種疲憊的累積下最終犯案的加害者(和可憐的受害者),難道不是也在孤單一人或返家後,兀自舔舐著難以彌合的傷口嗎?

這傷口從何而來?《迷蹤記》中描述的時代圖景,大至大英帝國榮光消褪後政治經濟力的衰微,原先穩定的階級、權力構造分配開始移動、崩毀,例如原本佔盡優勢的白人,忽然得把工作或難得的升遷機會讓給來自殖民地的移民,例如生活區域、公民福利等由藍領階層漸漸吞噬。

小至家庭中關係與權力位置的改變,例如失業的中年男人必須面對又強勢又縱容的妻子,例如強加於女兒身上高期望的母親必須面對因家庭不完整而自我放棄的女兒。

這些沉重的議題,這些在困境中掙扎求生的小人物,他們遭遇的苦痛,他們遺失的關懷,正是約翰哈威所最關心的。

書中最令人動容的是,芮尼克陪伴第一個小女孩的憂傷外婆靜靜長坐,芮尼克將第二個小女孩的迷惘母親緊緊擁在懷中,這是他當下想做、必須做的。

可是對於曾經最親的前妻求助,他為什麼吝於給予呢?

約翰.哈威是否想說,隱藏在凶案背後,掩蔽在社會角落,迷失的心,遺落的愛,是每一個孤獨靈魂的問題也是答案。

謝謝靜宜的譯筆、出版和領讀,芮尼克探案,使我們更深入自己和他人的內在。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展卷。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