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使用說明書:腦科學專家寫給總是被家人一秒惹怒的你》的書評

+1 發表於 2025-04-04

這本書更多是著重在夫妻溝通、親子教養,在能展開對話的對等空間中,實踐這些正向溝通的技巧。觀點不能說有問題,但我並不是本書的受眾。至於其中男女腦的生理差異,我沒有研究過相關的論述,也先保留不予評論。

書中提到可以從不同的觀點去詮釋家人的缺點,盡量以溫柔包容的態度進行溝通,這些建議聽起來既漂亮又好聽,也令人憧憬這樣的美好家庭,但我認為有個滿大的盲點。

無論個人付出再多的改變,都很難解決原生家庭帶來的困境。作者提出的方案大多以「妻子」、「母親」、「婆婆」的角度為前提,在我看來這樣的對話空間,已經存在某種「平行」或是「上對下」的權力結構。

尤其在崇尚孝道的亞洲家庭,有著深深刻在骨子裡的「我是為你好」基因,在對方沒有打算聽人說話的狀態,這樣的溝通方式完全無法奏效。作者提出要避免的5W1H戰鬥式溝通,傳統父母完全是步步踩著地雷,而且從未認知自己的行為模式有什麼不妥。

若能對他人溫柔以待,我當然願意如此,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忍一時,得寸進尺;退一步,變本加厲」。久而久之,腦中最先出現的都是反射性防衛反應。 對於像我這種在原生家庭有溝通障礙的人,很難在其中獲得實際應用。當然,作者也有提到選擇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不要再去回想,過好自己的人生,這點可能是對我來說最為受用的觀點。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