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讓我更加了解所謂的 "美國"。
看了他們面對曠野的心境,如果把表面的追尋、躲避或準備充不充分云云全都抽去,就看得到源由。打個比方來說:當年,坐著棚車橫跨西部絕對不像電影裏那樣浪漫,那擺明了是邁向死亡。而且,每個人一定都知道這件事:不論結伴或是獨自,不論有槍還是沒槍,他們正要去面對曠野(死亡)。但是,依然有這麼多的人頂著死亡,走進了曠野。可以想像的是,他們心底一定有些更大更強的誘因,促使著他們往前走去;不但往前走去,還不得不繼續走下去。
美國一直自豪自己是一個多元混雜的社會,但那只是表面上的種族異同,以及最淺薄的文化表象。橫跨大洋,橫跨黃沙跟曠野,橫跨語言跟非我族類的眼光... 每個到美國的人們(除了被綁票載去的不算)心裏的價值都只有一個,就是那個促使著人們寧願頂著死神的目光,也非得要往前不可的那個東西。這就是美國那片土地上的人,不論是從愛爾蘭義大利還是台灣中國,也不論是哪一年去的,所有人心底最根深蒂固的那個價值觀,最深層的文化。
於是,就必然變成:永遠有一片曠野在外面,也永遠有一片曠野在裡面。
這也讓我恍然大悟:當我說 "我們受到美國文化的侵蝕" 的時候,重點不在迪士尼好萊塢,而是這個根深蒂固的東西。回到這本書來說,打從一開始,我雖然表面上明白亞歷山大 / 艾歷斯要逃避的是什麼,要追尋的又是什麼;但是一直搞不懂,這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問題?到了最後,我終於懂了:這不就是文化嗎?在每個人的心底,其實一直都在;而如果不好好的盯著它,就永遠拿他沒輒的那個東西...
順帶一提,我一點都不喜歡美國文化。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