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終於讀完了黃仁宇的經典之作<中國大歷史>。
這本書我看過好幾次,但從未成功看完。大概是從英文的學術論文翻譯過來的關係,行文不太通順,也枯燥乏味。
作者以宏觀和長時間的角度來解釋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事,跟讀書時接獨到的歷史分析截然不同。然而著書距今已有一段日子,當日嶄新之觀點,今日看來又已經成為歷史。
本書後半部黃氏認為中國政治體制發展乃缺乏數字化管理致停滯不前,我則有所保留。所謂的「停滯不前」是較西方而言。說到底也就是何以中國沒有出現資本主義的典型問題。事實上直至清代中國依然是農業社會,沒有經歷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在中國根本沒有萌芽的土壤。數字管理或許能提升管治,但終究無法產生像西方一樣龐大的政治改革。精神上中國人也深受兩千年來儒家思想的桎梏(在我來說是荼毒),既不重視科學,也不積極求變。要不是列強來襲,只要生活過得去,中國人也許還覺得這種相對靜止、平衡的制度很好,更遑論追求政治上的進步。
黃仁宇的著作我讀過三本,除了<中國大歷史>外,另外兩本是<萬曆十五年>和<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前者比<中國大歷史>更學術更沉悶,後者則平易近人得多,淺白簡易又饒有趣味。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