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孩才接觸共學,才慢慢理解自學的方向。自學看似很困難,但我很慶幸自己提早得知了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就不會以為「送進學校」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取得知識的辦法。 先生說,他的幼年坐在教室那段時間不知怎麼熬過的。每到下課時間才活過來,跟著同儕衝呀去玩。 我問他,那你為何反對自學?明明知道在教室裡折磨人的感覺? 他說,因為要看大家一樣。一旦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將有被排擠的感覺,然後此感受將會無限延伸,影響到心理的狀態...。我補充,或許也會擁有自命不凡的驕傲感。當然,是我們一直往壞處想的話。
書中有段我很印象深刻。 就是在圖書館,魏多麗向一旁的學童說越南的首都是河內,而孩童回答他:我不需要知道,那又不會考(我只要知道會考的就好) 我心頭也一震...我也像那孩子,在就學期間抱持那樣的心態。 而我先生不同,他會鑽研他喜歡的事,甚至一旦他認定學校老師教的已會,他就拿時間去玩樂自學,而不願花時間把生字寫十遍。
我做出了教育的方向:正規教育是交友,放學後才是真正的人生學習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