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友一出門買蘋果後,就再也沒聯繫了。作者趁換篇章,把時間越拉越長,第八天,第十四天,一個月,半年,五年... 循線的過程中,我感到困惑,這會不會跳太快了?一天天的過,這麼多事都不要交代了嗎?我從一開始的緊湊期待,隨著時間拉長到一個月後,慢慢失了期待,「搞什麼?真相到底是什麼?」 書背寫著「日本推理名家傑作選」,卻不是讓讀者享受解謎的作品,關鍵在於最後一章--五年後。 難免會小小失望(阿?沒有殺人兇手嗎?←胃口被養大了),但在作者似乎想用這種「消失的情人」表現一種戀情因誤解而錯過的美。
「你現在的日子過得好嗎?那和我當初離開你,又有什麼不對嗎?」讀完後,一直有這種感覺。多年後的重逢,了解了真相後,反而悵然若失。如果是我,我應該無法承受這樣的真相吧?好像有被騙的感覺?但這算是「善意的謊言」嗎? 如果一直被矇在鼓裡,那張「答案卡」就永遠都是空白的,如果知道真相,發現當時的「關鍵人」竟然是自己的妻子,心情又多麼五味雜陳呢?
我對於三谷當天早晨的態度感到惱火(知道自己的女友沒回來,隔天還準時出差去搭飛機!?),但誰也不知道我們自己又錯過了多少這樣的事,以工作為先,似乎也不是什麼大錯,對吧?只能說陰錯陽差,又加上有心人的攪局...但話說,他的妻子也沒錯,面對自己的真愛,怎能不急起直追大膽行事呢?倘若不是三谷和南雲雙方都錯失一步做了不同的決定,豈會越離越遠? 這又讓我想起《美麗的小錯誤》,你做的不同選擇,會帶你到不同的地方呀!
書中的開場:因為自己想買鞋和女友借錢,而讓女友自己坐公車回家,而遇到自己的舊情人,舊愛燃起嫁給他人了的故事,搞不好每個人都有發生類似邏輯的狀況,有時也不能怪運氣不好,而是當下就是這麼決定,所以後續就這麼發生了。
書中我最喜歡的句子: 「一個月的時間,有時往往為人生帶來不可臆測的變化。一樁巧遇和意外事件都可能演變成新的開端。或許一個月的時間就有這麼多變數。」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