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的書評

jrue 發表於 2017-07-01

《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米奇.艾爾邦的最新作品,描述在密西根州的北部小鎮所發生的故事,一個美國典型蕭條寂靜的地區卻在某個周五有了驚人的轉變,一通通鈴聲響起,八位居民宣稱接到死去親友的電話,當消息披露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備受矚目的小鎮頓時湧入各地狂熱的人們,但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奇蹟,因為飛機墜毀意外而服了十個月刑期、早已失去信念的薩里就以為是場該死的騙局,顏面盡失的過往指控、傷心欲絕的喪妻痛楚與兒子隨身攜帶的玩具電話,憤怒的薩里受夠了,決定跟「天堂鬼來電」宣戰調查整起電話事件。 初看本書書名會有點畏懼是否又是本宗教書籍,然而與其說探討神蹟真理,倒不如說它要人反思心靈信念,不同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中較說理性的回憶紀錄形式,《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以帶點懸念偵探手法的小說展開,謎團調查的說故事模式下儘管包裝著舊有的論述主題,米奇.艾爾邦作品裡常見的存在、死亡、愛、寬恕與希望等人生問題卻有了不一樣的新意,神祕事件牽動著情緒與好奇,不論是一開始的天堂來電、中段的暴走高潮與末尾的真相轉折都在在吸引住讀者的目光。

透過眾多的人物支線,我們看見了不同信仰下每個人面對失去的人生故事,他們可能是虔誠的信徒、無神論者或是懷疑徬徨的人們,他們認識的親友可能因為疾病、戰爭抑或意外等各式因素離開人世,無論是美好的回憶或悔恨的遺憾,直到天堂來電的找上了門,他們才有機會再次審視過往的生命,然而有趣的是這些逝去的聲音有可能讓人找回前進的力量、也有可能再次挑起鮮明的傷痕,結局不會改變、死去的人永遠不會回家,如果是這樣,你還渴望見證奇蹟嗎?!

在整部小說的推進過程,作者並在各章節穿插關於電話發明家貝爾的生平簡介,這其中包括他研究試驗的趣味花絮或與失聰妻子的溫暖互動,以真實的歷史片段和虛構的天堂故事融合,不僅讓人更了解電話發明的始末由來、也更明確定位了其溝通與傳達思念的目的;其次不可不提的還有隱匿奇蹟之下的人性與慾望,炒作收視的新聞媒體、暗中較勁的教會派別、官商勾結的商業利益、搶購手機的瘋狂行徑與歇斯底里的群眾效應等,一齣齣宛如荒腔走板的鬧劇讓整部小說在溫馨救贖的風格中多了點諷刺的幽默。

米奇.艾爾邦的故事並非教義傳道、也沒有價值批判,而是藉由不同的選擇與觀點,讓讀者自己找到各自的看見與認同,進而思考背後的意義與獲得生命的啟示,面對死亡總難逃恐懼與悲傷等負面情緒,因為對我們來說,死亡就是一切的終點,書末雖然還是不可避免有些超自然色彩,但個人以為重點在於《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裡那些堅定動人的情感連結,生命中沒有什麼困難是愛無法穿透的,而這才是希望的關鍵、永恆的可能,有限的人生因為有人相信、因為有人懷念而得以延續。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