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對於貫穿全書的案件走位圖而言,推理小說曾見過建築場景、人物示意圖,但本書高達93張圖,配合不同人物敘述對照走位圖表,有種看圖說話的趣味,從關鍵人物到40個學生各有所表可能也因為圖表方式而少了雜亂感,不過就內容而言,與其說是推理犯罪類型,它倒讓我想起了諸如《惡魔教室》《叛獄風雲》等帶點人性與社會心理學性質的實驗探討,雖然仍有些疑點交代不情:李小龍(名字雖然只是代號,但每次出現都會讓人有種突兀的逗趣聯想,如果不是意有所指,建議翻譯可以異字代替,它破壞了整本書的氛圍),班上有OO(這個OO從頭到尾都沒揭密,敘述又種靈異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權利的歷史,就是實驗的歷史」有時實驗真相之恐怖,或許只是更突顯人類對權力掌控的嚮往而已。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