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成了現代最致命,同時也是最沉默的病症。即使現代科技發達,人與人之間溝通只需要手機、電腦就能開始聊天,但是身在人群之中,依舊有人感到無盡的孤寂, 無法說出、無法坦誠,只能深埋內心,戴上無事的面具偽騙他人,即使驗血、檢測也沒有辦法說明這是什麼症狀,它隱身無形,潛伏在你我之間、親朋好友之間,蓄 勢待發,蠶食他們的快樂和生命。 自殺或許是種解脫,但是卻是非常自私的行為。看到恩賽兒和羅曼,因為前人的錯誤、自身的疏忽,而被愧疚籠罩,最終無法走出陰霾的他們只能選擇死亡,好讓自己將功贖罪。實際上這不只是沒有彌補錯誤,反而還造成更大的傷害。
恩賽兒,因為爸爸的作為而害怕內心的惡魔。她慢慢的遺失自己的初衷,慢慢的被眾人的口語影響,一點一滴地忽略自己,直到內心的黑洞吞噬了所有希望,她才認為消失或許是好事。
羅曼,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包袱自責的罪惡。他對於自己的失職無法諒解,也無力去原諒,唯一能減輕的辦法便是走上絕路。因為對於羅曼而言,那是最公平也是最公道的辦法。
兩人因為不同因素而選擇死亡,他們無法原諒犯下的錯,無法放過自己,不斷的從過去的錯誤中尋找責怪自己的理由,再加以放大錯誤,最後成了內心吞沒所有事物的黑洞,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身為累贅消失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只能想到這種方法阻止黑洞的擴張。
實 際上說出口非常的困難,因為那要表現出所有的脆弱、卸下所有的防備,憂鬱病患不是妄想死亡,而是想要感覺活著。自殘時藉由痛楚提醒自己還有感覺、死亡時藉 由生命消逝領悟內心的活力緩緩的流失,不是生活中沒有快樂而是認為所有的愉悅不再出現,即使現身自己也沒有權力去感受。
看著他們不在乎他人的言語,他們某方面而言正在走出自己的陰霾,但想到是因為即將死去而無所謂,這樣令人心痛且不捨。憂鬱症非常難去察覺,除非當事者願意說出來,否則是無法注意那些笑容背後的哀傷有多深沉。
恩賽兒不斷思考物理的質量守恆定義。自己認為一個人死後,勢能不會消失,只不過轉變型態,化作記憶永存那些生前曾接觸的人們,撒手人寰後所激發的喜怒哀樂、影響的情緒和變化,那便是身為人存在時與人相處的勢能。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