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則是有關他的家族以及他自己的故事。 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講父親開創爵士沖印, 事業的開展以及隨後的沒落,以及他與父親的互動, 跟他最親愛卻永遠失去的姊姊。主題是種告解。 第二部分則是講述自己對性的啟蒙以及成長。 時間大約是中學至當兵,主題是覺醒。 第三部分則又回到家庭,但融入自己, 講母親這邊的親人,移民生活,以及其它。 在最後由男友老羅將兩者合成一線,帶出高潮。 在書中,可以看到一個破碎的家庭,對每個人的影響。 姊姊迷上夜店,交到父親眼中的「壞朋友」,吸毒而死; 妹妹嫁了又嫁,重複著不幸福的婚姻; 弟弟成了賭鬼,貪婪地吸取母親的血汗錢。 母親一輩子辛勤的工作,卻永遠抬不起頭; 父親無論如何落魄,永遠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 這個家怎麼看都像是被詛咒過,陰暗而破敗… 整本書就在這樣詭異的氣氛中行進, 作者的筆觸卻帶有濃濃的告解氣息,向誰告解呢? 無非是藉由書寫,取得原諒他人與自己的力量。 那些曾經對不起自己的、對不起別人的, 都在這些文字中得到救贖,得到寬容。 那是我的感觸。 作者尤其在同志身份與家庭身份中掙扎, 我特別喜歡序裡面所說的這一段: 「『地獄就是別人。』但當中最靠近地獄的一種別人, 就是『家人』。自由意志與血肉牽連先天不相容, 這件事一早就被存在主義者識破了。」(詹宏志) 書裡的同志情慾寫得露骨,看得令人心驚膽跳。 另外令人喜歡的部分就是關於親情的片段, 關於他的三女神──三個姑姑的描寫、 表妹表弟的熱情贊助、強力支持他的叔叔等等。 看到描寫長輩蒼老的文字,特別令我害怕: 「難得和父親見面,看到他變得那麼老, 讓我羞愧,讓我覺得自己不完整。 我知道自己不是個好人,再怎麼努力都不是。」 要搞定自己的原生家庭真的是很困難的事情。 或許也是因為是對自己的救贖與原諒吧, 許多地方看了讓人不捨、不忍、深深地感動, 也有些時候會覺得結構不夠緊密,不夠吸引人。 或許這就是最最真實的樣貌吧, 以生命寫出來的東西,也沒有其它人置喙的餘地。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