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瀕死經驗(NDE,書中誤打成NDS...又不是某掌上遊樂器)經歷者...例如筆者就是(爆汗) 我的確好像作了一個鑽過黑色狹窄隧道的長夢啦...不過沒有看到什麼白光、紅光、超自然存在就是了
法國驚悚作家葛紅杰2007年的作品《Le Serment des Limbes》,今年6月發行的台灣版翻譯為《地獄誓約》。不過嚴格說起來原標題的Limbes (法文) = Limbo(英文) = Limbus (拉丁文)並不是「地獄」,而是位於地獄邊緣的「靈薄獄(或譯為邊獄)」。用這個字眼來描述那個瀕死經驗者逛過一遭的「鬼門關」倒是相當貼切。
即使筆者還沒有看過葛紅杰的其他作品,還是忍不住這麼說:如果你也一樣喜歡電影《赤色追緝令I、II》那種調調,這本書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畢竟原作者是同一個人嘛!
相似形象的冷硬派警官、相似背景的天主教場域(梵諦岡、修道院、教堂)、相似主題的宗教性犯罪,再加上可能有點嚇人但是我覺得很精美的封面設計,以及頗有份量、讀來卻情節流暢而富有動感與視覺感的行文,是一本讀起來滿過癮的小說。
懸疑成分稍微薄弱了一點(真凶...挺好猜的),不過看著主角層層抽絲剝繭的辦案過程也挺有趣的;關於驚悚的描寫算是氣氛滿點了,「充滿藝術性,展現出美學層次,有如立體主義繪畫」、同時呈現不同階段腐爛程度的屍體,實在太有畫面了...請趕快拍成電影(抖)
雖然書中充斥著天主教的各種元素,而主題擺明了就是善惡的二元爭戰。全書應該還不至於讓讀者產生宗教議題的「斯湯達爾症候群」(http://en.wikipedia.org/wiki/Stendhal_syndrome)(書中出現這個專有名詞但未加註解有點可惜,不過這也不是難找和冷門的資料啦)
但中文版的確有一個令筆者詬病的閱讀障礙:「我」字出現頻率實在是太高了!翻譯、編輯到底有沒有潤稿啊?(翻桌)
撇去譯筆造成的困擾不談,全書的文學氣息濃厚,佈局與情節鋪陳很有技巧,法醫學和黑歷史的雜學知識也算豐富,至於情節,倒不是說虎頭蛇尾或雷聲大雨點小啦...中段的情節讓我一度以為故事要叉題變成〈超自○檔案〉而小驚了一下,而床戲那段也覺得加得不太自然,結尾收得還算不錯,沒有太多意外性就是了。
總之就是一本很適合映象化的小說。我說的是...可以把預告片剪輯得很嚇人的那種商業電影XD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