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火車上看完的書,這本書被列為“限制級”可是其實就內容來說沒有太過於血腥、暴力難以閱讀的內容,這本書引起爭議的原因在於這本書的作者就是當年在日本引起恐慌的『酒鬼薔薇聖斗事件』的兇手;當年其中一個死者被勒死之後,頭被割下帶走清洗處理之後放在學校門口。現場還留了兩張紙條指示遺體的位置和挑臖警察的內容。後來破案的時候,發現犯案的人是個14歲的少年引起了一些恐慌~ 事件之後加害者、被害者家屬都有出書。寫下事件之後的心路歷程。比較不一樣的是這本書是兇手自己在事件之後的自我剖析~ 這本書的內容大致分成2個部份,前面在談自己少年時代成長、犯罪、審判的過程。很詳細的寫了自己和祖母的關係、心理變化,從殺小動物到殺人的過程,裡面描述了很多他殺害男童的心裡變化(另一個死者幾乎沒有提及)。第二部份寫的是離開感化院回現實社會努力變自己回到現實社會的過程。作者的文筆很流暢,從書裡引用的字句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看來還蠻喜歡看書的,然後覺得作者寫得很保留,有些內容欲言又止並沒有談清楚或者該說他自己也想刻意遺忘了。重回社會之後的內容,作者很努力在隱藏自己和重新融入社會之間取得生存的平衡點。
李茂生教授為這本書寫了一篇導讀,最後一段是這麼說的:『我們雖然無法確切地定義何謂正常的人際關係,但是必須理解當一個人將自己鎖到別人的眼光會直接穿透肉體,且被絕對地無視的純粹透明的世界時,是何等悲哀的事情,任何想要把自己的透明性解消掉,同時回歸社會關係的努力,是多麼地值得我們容忍與贊同。』
希望社會能有更多的包容。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