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莫夫的大名對於有涉獵奇幻領域作品的人來說是如雷貫耳,他設定的機器人三原則更是被奉為機器人學的圭臬,能夠在1950年代就想像出一個完整機器人設定真的是非常不易。鋼穴一開始就呈現出一個冷色調的未來世界,爆炸的人口、階級分明的特權、各項生活物資的配給,顯示文明高度發展並未給人類帶來更多自由與便利,反倒形成工蜂狀的社會型態(這在喬治歐威爾的1984中也有相同表現),也讓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大為降低,任何一切突破現狀的改變都被視為叛經離道。機器人出現造成人類恐慌,擔心工作被機器人取代,加上外來的太空城居民讓地球人感覺低人一等,造成地球居民和機器人/太空城居民的緊張感。在這種環境下主角貝萊可以壓下自己的偏見和機器人丹尼爾攜手合作偵辦太空城居民謀殺案,可說主角貝萊本身就具備了開闊思考的能力(雖然也是需要經過一番掙扎才能接受)。西方機器人作品中,人類的機器人恐懼可說根深蒂固,人類永遠徘徊在機器人的便利與失控之間,投射出人類對「完美」的嚮往和恐懼,本書也不停的在兩者之間反覆辯證(雖然不是很嚴謹),最後感覺好像找到一個人類/機器人平衡的開始,讓人十分期待後續會如何發展。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