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乳癌患者的正向治療開始探索「樂觀」為什麼變成一種產業,大家爭相付費去參加大師營,並且自我感覺良好。首先,作者認為正向思考根基於顛覆美國清教徒刻苦贖罪的心理,不過這個風潮的吹動其實是來自2000年以來大環境的經濟危機:美國經歷金融風暴和發展趨緩,企業不得不樽節裁員;公司為了減少被裁員工的怨懟,雇請正向大師鼓吹/洗腦員工「這反而是自我成長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要對擔心下一波被裁的員工撫慰。另外,學術界(尤其指心理學)也從企管/經營管理學獲得靈感,然後為這些正向思考鋪墊理論的背景(作者尤其強烈批評這些學術人士的邏輯狗屁不通)。最後,作者還是呼籲大家樂觀要務實。這本書出版的日期距離現在已經好幾年,但讀來卻沒有落伍之感,令人警惕。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