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的書評

zZzzZ 發表於 2021-05-07

要說《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首先要回到 2017 年國際書展。

那年我在公民書區買了李玟萱書寫、芒草心策劃的《無家者》和張娟芬《殺戮的艱難》,同年大賣的是林立青《做工的人》,但在我心目中,這三本一樣傑出好看。閱讀是容易的不用擔心,這些書裡一個個無家寒士們(以前稱遊民/街友)和藍領勞工的人生故事、甚或死刑議題,雖遠猶近,都值得沉澱思索,注目照看。

我仍記得 4 年前讀完《無家者》的感覺,很震動。流連街頭的他們有的曾是暴富的台商、有的是勤勤懇懇勞動賺錢的市井小民、也有家暴受害者精障者殘障者,並非如同一般標籤的盡是懶鬼魯蛇廢柴。書裡訪談記述的人們和你我一樣,有血肉有悲喜有情有義,而成為無家者往往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傾軋,他們掙扎求生,甚至性格樂觀,但每天睜眼醒來要面對的是諸多無奈。

中山七里《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從書名就毫不避諱表明要談結構問題,那些日本政府社會保護網接不住的貧苦生命。

故事背景在 311 海嘯後,歷經荒蕪絕望的仙台,雖然曾因為復興建設曇花一現,但其後幾年湧入爆炸多的社會扶助案件,簡直災難。 主線故事是謀殺,警察辦案。但為何親友同事心目中的善心好人、正直君子,會慘遭蓄意餓死的殘虐對待? 追兇之外其實要探討的是社會福利預算緊縮之下衍生的惡,真的是必要之惡?還是事不關己的官僚體系造成的悲劇? 那些繁複周延的申請表單,到底是盡責調查?還是故意找麻煩? 實地訪視的生活調查員,在面對脅迫詐領的黑道、為子女教育多騙補助的媽媽,又有多麼為難?

書中還提到日本老一輩「不願接受別人的照顧。即使走投無路,也希望儘量不要依賴國家……在高齡者當中有這種想法的人還是很多。說美德是很好聽,可惜我們就是會覺得死要面子也要適可而止。一忍再忍,忍到束手無策了才來窗口。那時候他們已經幾近營養不良,就算還有力氣罵負責人,也沒有體力和精力偷襲了。說來令人難過,但他們的氣力頂多只夠尋短。」

「絕望,會剝奪人類所有的力量。」看到這一句,無比心酸。

追捕嫌犯最後有個小翻轉,雖不難猜,但不影響全書想要表達的層次飽滿。生活各種艱難,失去重要的人或許會讓人變成魔鬼,可是即使面對死亡,還是有愛。

如果你對這書非常有感,真心推薦《無家者》。看完日本,也回頭關注台灣。

《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http://moo.im/a/245bgs

〖延伸閱讀〗 《無家者》http://moo.im/a/arLVWY 《殺戮的艱難》http://moo.im/a/8fuzOQ 《做工的人》http://moo.im/a/7emwxX 《做工的人》影劇書腰版 http://moo.im/a/1gkyBS

KeepReading

護られなかった者たちへ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