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就被封面明亮的圖畫吸引,車諾比?那個被核災催毀的車諾比?不不不,這麼明亮的顏色,不適合它。 就這樣帶著先入為主的印象開始了閱讀,一開始確實灰暗而抑鬱,但隨著故事的推進,作者漸漸發現車諾比不像想像中的死亡之地,眼前所見,盡是藍天綠地和到處亂竄的生物,從前,我們透過那些黑白照片認識車諾比,就理所當然的認為那兒理應是由黑與灰所支配的世界,可眼前的景像一再衝擊作者的感官,於是,記憶中的車諾比開始崩壞,色彩慢慢「長」了出來,就像在經歷那場可怕的核災,而人類退場後,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讓綠地再次覆蓋大地,車諾比開始有了蟲鳴、有了鳥叫、有了一切欣欣向榮的感覺,只是,這次人類不再參與其中。
如果,當初車諾比沒有發生那場事故,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是一個人文薈萃之地?科技重鎮?還是摩天大樓滿街跑?任何形態皆有可能,但絕對不是現在這座鬱鬱蒼蒼的森林,任何土地只要跟人類扯上關係,自然就再也不自然了。如今,高劑量的幅射依然存在於那片土地,但是若沒有透過儀器測量,又有誰會知道呢?
作者不對核災造成的後果進行任何控訴,他只是忠實記錄下眼前所見所感,而我所看到的,就是一個很美的地方。
謝謝作者用他的畫筆帶我去了一趟車諾比。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