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想推薦這本書給朋友,卻又擔心若對方對吳明益或攝影皆不感興趣,是不是不適合呢?不過顯然是我多慮了。借用張亦絢《小道消息》中的一句話:「享受到的是作者誠懇態度中一種類似教人認字的耐性。知識的溫暖。」(p76,寫林會承的《傳統建築手冊》) 閱讀《浮光》的過程中,第三章〈對場所的回應〉深深打動我以致在往新竹的火車上淚眼矇矓。 我看書喜歡一邊依序閱讀一邊隨翻隨讀,因此在正式讀到這一章以前就看到了那句「我從來沒有自己的家被拍進電影裡的心理準備,這就好像你的夢被別人無意間記錄下來,並且在公眾面前放映一樣」(pp136-137)。吳明益對中華商場的感情一直很能挑起我的情緒並引起共鳴。如果用我的話為這種感情下定義,我會說這是狹義的無法歸根知之人尤其能感同身受的感情。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