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喜歡《慢情書》多一些。一開始不懂,他眼裡的遊記為何讓我覺得距離好遠。後來才想清楚,我想讀到的作者的視線,是看著高雄的、是遠望台灣四面環繞的海洋的。是我自己還沒切換過來。 近年的作品文字那麼溫柔,有時會讓我想,在歲月之間發生了什麼,高中時校刊上的文字是另一種氣味的男孩,會變成眼前的這位作家?
「人心是巨大旅館裡小小的房間,我想像夜裡每扇窗戶都透著燈光,每盞燈裡都住著軟弱的多數之人。比如我們。燈光亮起時,我們真心覺得幸福嗎?深深夜裡,仍能看見從前那遙遠而美好的風景嗎?」(p.35)
「世界是一片明朗,唯我是黑色的,親眼看見最壞的已經過去,相信最好的時刻就要來臨。」(p.42)
「傷害教導我們保持距離,那是為了重新對愛定義。」(p.50)
「許多時候戀人得以相愛,畢竟是因為誤以為我們之間沒有愛情。」(p.57)
「從前總覺得黑色是漠不關心,黑是壞,黑暗是袖手旁觀的不作為犯。經過一些事後才覺得,黑好像也可能是保護,也可以是溫暖。兩人才能環抱的樹身已經裂開了,其所環繞的空間,不多不少也恰好能容兩人藏身。我躲入樹的心中,突然明白了女孩那時所說的話──『你聽得懂嗎?「讓我成為妳的樹」,這是為我好。』她頓了頓,又說:『「讓我成為妳的樹洞」,這是,對我好。』」(p.59)
「愛是一把張滿的弓,誰會知道,妳的一箭之遙,是不是就等於我的呢?」(p.92)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