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完讀
很久沒有深深地被一本小說如此深的影響情緒,看的算久,哭了可能有十次。每天都抱著想看、厭惡、害怕等的複雜心態在跟這部作品相處。簡單說就是一個酒鬼媽媽帶著他的同性戀小男孩,在辛苦的時代,被渣男父親糟蹋,過著萬劫不復的生活。有趣的是,一日清晨突然發現家母也看了開頭,正痛哭流涕,認認真真的痛哭流涕那種一直說小男孩好可憐。 每個人都有帶入故事的各自角度,可能從小也因為生母有些微的酒精問題,也有家父缺席的問題,然後可能我又特別脆弱(無誤)因此這本書動不動就讓我無力的崩潰。不過,到最後生命還是會走出自己的樣子,小說的發展沒有什麼意外性,媽媽醉死,孩子們各自奔飛。生命是一場歷程,我們接受也感受。
朋友推薦說劇情跟描繪的人物都很可憐,看了會令人難過而哭泣,但我好像收起了同情心一樣的、冷眼旁觀看這本小說,一點眼淚也沒有,始終認為酒鬼媽媽愛格妮絲自作自受且不值得憐憫,受害的是可憐的、被情勒的小夏吉…他除了身份認同無法被正視,家中也沒有父親做為男性榜樣,又逃不出這個家。原本以為夏格是渣男,但他在另一個家庭中卻表現出一般父親的樣子,究竟是愛格妮絲把他逼走、還是他真的是爛父親呢? 隱隱覺得這些悲慘都是愛格妮絲咎由自取,沒有決心好好戒酒惹的禍,真是個爛人,我無法體會。我猜我可能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信仰者。 w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