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題材有興趣,尤其二戰之前的部分,所以買來讀。
對於二戰中香港的記述,向來不少。方某讀書時看過《日佔時期的香港》(關禮雄,三聯)和《香港淪陷—日軍攻港十八日戰爭紀實》(謝永光,商務),還有其他一些香港掌故書籍都有零星提及,近年也有鄺智文博士和同事的《孤獨前哨》和《重光之路》,還有民間團體的《香港保衛戰紀》。
二戰前和後的駐港英軍,鄺智文博士和同事亦陸續有《老兵不死》和《東方堡壘》講述。甚至戰後軍事以外的外交問題,也有麥志坤的《冷戰與香港》。不過《東方堡壘》和《冷戰與香港》都偏向學術著作、比較厚,未必人人肯讀。而且《東方堡壘》的討論也是始於香港開埠後。
開埠前香港軍事的著作,通俗的方某似乎只讀過《九龍城寨史話》(魯金/梁濤,三聯),另一本《關城與炮台—明清兩代廣東海防》(蕭國健,市政局)是學術專著,很難讓一般人讀。
所以本書就顯得吸引,對於開埠前和開埠初、一戰前後的討論,在通俗香港史書中較為少見。很多有趣的細節(例如滯港的俄國戰俘)在學術界中早已觸及,在我們就是耳目一新。
正如方萬德在《東方堡壘》的序表明,香港的軍事角色一向都很重要,在開埠前已是如此。而這一點一直被「轉口港」和後來「香港製造」、「金融中心」的風頭蓋過。所以和軍事相關的「香港故事」,尚有許多細節有待闡述。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