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的帽子》的書評

fakeyoshiki 發表於 2016-11-16

卜正民(Timothy Brook)《維梅爾的帽子》藉由維梅爾五幅作品中的氛圍及物件,娓娓道出17世紀瓷器、菸草、白銀等物品的跨國流動,進而勾勒出當時的全球貿易史。當然,這並不是說維梅爾的畫本身承載了這麼多的意義,而是畫作的寫實風格無意中反映了作畫者當時的時空背景。維梅爾是荷蘭台夫特人(國際法鼻祖格勞秀斯也出身台夫特),台夫特是當時的貿易重鎮,而荷蘭是17世紀的海上霸權之一,因此維梅爾的畫中很自然地出現了瓷器、銀幣、全球地圖等關鍵物品,藉著這些物件,讓我們可以進入17世紀國際貿易的情景。 身為漢學家,卜正民很自然地對當時的中國多有著墨,也約略描述了明末清初的歷史。我最感興趣的是明末清初士人對菸草的接受史和中西方對於海外活動的心態差異。關於前者,其實我完全沒想過中國有所謂「抽菸書寫」,陳琮所編的《煙草譜》,應該可算是清代的《中國抽菸寫作選》。有趣的是,明清時期中國對於西方宗教的接受度不太高,但對於來自美洲的「淡巴菰」則是賦予它許多文化意涵,抽得心安理得。這或許也見證了日後鴉片何以流行的前兆。至於後者,卜正民在第三章的結尾處指出,當西方居室中充滿了外國之物時,中國士人如李日華對於西方之物並沒有那麼感興趣。當時的西方,在中國眼中是威脅的來源,因此對於象徵西方的物品,並沒有多少好奇心。卜正民似乎很含蓄地指出了中西方對於海外開拓的心態差異,至於何以致此?則須深探中國的文化根源才能解答了。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相當值得一讀的書,雖然在anobii還是有負評(故事性不足、讀起來像論文...etc),但對「中國何以衰弱、歐洲何以崛起」這個大題目很有興趣的我還給了它五顆星。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