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價值》的書評

wuwu 發表於 2024-06-05

讀完這本「萬物的價值」,真的是要給我自己拍拍手。 這本書在教宗的「讓我們勇敢夢想」一書中有提到,教宗說他讀的時候百感交集,所以我就買了,讀了之後也真是百感交集!首先,真的很硬很難啃,尤其身為經濟學的「入門漢」(畢竟我也讀過「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了),看作者在那裡算來算去的,實在頭很暈。 但在這本二十多萬字(!)的書裡,我讀到了作者對整個經濟學發展的批判和對金融「產」業過度發展的不滿。他試著回應一個大哉問,也是我常在想的問題:「為什麼資本的擁有者只消在市場上對黃金買空賣空,就可以輕輕鬆鬆日進斗金,而工人勞心勞力尋找金礦、挖礦、送進廠加工,所得卻那麼少?為什麼都是製造的人在流血流汗,真正賺到錢的人卻除了伸手之外,幾乎什麼都不用幹?」 作者爬梳了歷代的經濟學家,從「重農主義」一直演變到現在以「邊際效應」為思想主軸的過程,人們對於價值的產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是「從價值決定價格,擺盪到價格決定價值。」而這樣的價值觀產生,使得本來不屬於有生產力的金融業(也就是沒價值)變成一個因為有價格而變得很有價值龐然大物。 作者也說明了「價值創造」和「價值萃取」的差別,以此抨擊金融業界的肥貓,「提到「價值創造」,我指的是將不同類型的資源(人形、有形、無形)籌措起來互動、進而生產出嶄新的商品與勞務的過程;而說起「價值萃取」,我指的是挪動現存的資源與產出,從後續貿易中獲取不成比例利益的活動。」從字裡行間,我看出作者對這樣情形的憤慨和批判,也跟著同仇敵愾來了, 我想起我附近的一家餐廳,因為租金漲價而被迫搬家,害我吃不到好料;最近又有一家洗衣店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要關門。從作者的定義看來,這些收租金的就是在「價值萃取」別人的辛苦所得,還不時的要漲價,實在令人生氣,所以我每次經過那家餐廳舊址都祝福它租不出去。 另外作者提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GDP(國民生產毛額),有趣的是,它的計算真的很令人匪夷所思,作者舉一些例子,如果一個人有房子,那他就有所得,他的所得來自他跟自己租房子的租金。而如果一個人在家裡打掃自己的房子累得要死,他沒有所得,但如果他去別人家打掃房子,別人就會給他錢,他就有所得。原來我們的GDP是這樣算的,而作者說什麼項目要算什麼不要算,是沒什麼原則的,就看會計師要不要算,還真是讓人滿頭問號。 貧富不均也是作者極力要分析和處理的問題,「二○一五年,地球上前六十二名有錢人的身價加總,約等於全球後半段人口、約三十五億人的所有財產。」這個數據實在很扯但又是真的!而為什麼貧富不均會越來越嚴重?作者在這二十萬這書中也詳加說明。 總之,讀完之後長了一些知識,謝謝教宗介紹這本書。希望他下次介紹薄一點的。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