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淡泊的信任,才能建立許多無法預料的美好與關係,然而信任也因為脆弱顯得不堪一擊,不語的曾經、掩飾的過往甚至埋藏的秘密,都有可能成為罩門,使原本堅不可摧的感情產生裂縫,終至分裂。
從荒郊野外來到兒時故鄉,最後來到車水馬龍的吵雜都市,原本迷惘的人生隨著一次次的追查下找到方向,想像中的家也開始浮現輪廓,與誰攜手、如何度過下半輩子,眼見幸福觸手可及,但深埋的過往厭倦姑息遺忘的人們,這才明白原來逃避才是破壞幻象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部曲無法獨立閱讀,作者循序漸進的探討馬汀身為記者的創傷與執念,以及蔓蒂對於感情還有人生的徬徨,藉由旁觀者成為當事者,甚至演變成加害者,諷刺的要求讀者質疑角色的用意與個性,是否全部建立在謊言之上。種種疑問在於蔓蒂的回應、心歷和吐實已經蒙上一層懷疑。
畢竟在《銀港之死》中有多數問題,如果蔓蒂願意據實以告,勢必可以省略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過程,不過先前對於人物有多反感,在最後的案情也得到越多的認同。
她的猜忌與防衛來自過去次次心碎換來的防護,唯有掌握真相才有權力反抗,才有一絲機會扳回一城,拯救摯愛的兒子以及所剩不多的尊嚴。作者依舊維持多方支線的寫法,緩慢的凝聚張力,利用現今的局面反射過往的錯誤,該怎麼彌補不只需要思考,也要防範不斷蔓延的傷害。
並且擴及所謂的信任建設在一種搖搖欲墮的平衡,唯一的籌碼就是脆弱的真心,如同讀者信任記者帶來的訊息、戀人相信彼此允諾的誓言,我們期待付出的有所回報,但有時卻是冷酷的背叛,是否願意背水一戰,取決一個人願意交出多少的真實,去相信眼前呈現的所有。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