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美食的時候,我們不自覺的都會選擇「俗擱大碗」然而,有時候小而巧、巧而美的吃食卻也是一種對吃的品味,不再只是吃粗飽的了。 對吃,我們表現出一副吃不飽且要吃到撐的氣勢,其實這樣吃法好傷身,還不如細細品味咀嚼其中滋味。 對於閱讀,現在的我傾向短小精幹的內容,不在乎是哪家大出版社,只要內容精闢,且有獨到見解,都該是納入書單的首選。 以前對閱讀誤解了, 總以為只要能讀到厚書,如磚頭書之類的,就能凸顯自己閱讀品味在水準之上,其實這也是障眼法,而且很幼稚--甚麼年紀就該讀甚麼書,心靈能夠承載的也還是生活體會過後的反思;強行閱讀,恐怕一知半解,時間也荒廢了,甚是可惜。 詩句。 強而有力。 精簡,不拖泥帶水﹙生活沒有時間遲疑﹚作者慣於俐落的筆觸,沒有任何惺惺作態之意。 我喜歡寓意中的詩,更喜歡生活裡的詩。 徒步的姿態,很像是在水中滑行;乾涸的月份,就以情感潤飾。 雨季--剛過。 熱天裡的風,渾然有勁。 不軟不硬的床,在夢裡停滯,沒有更大的山沒有更大的海,只有混沌。 創造不是時間。 動過的刀,在平躺的地底,年月日蘊藏豐富。 相信,日出。 不相信,月半。 周而復始的像一場大戲,風塵僕僕。 我不說晚安,是因為淺眠;所以遲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