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這本作品是最近喚起我想想看推理作品慾望的小說之一,上一本是重讀栗本薰的《我們的無可救藥》,故事裡呈現70年代的次文化與青少年的價值觀,再次喚起我對當初對推理小說的悸動,那是完全不同於初次閱讀的體驗。但是久未回歸,太厚太硬的作品很難入手,於是我拿起了這本短篇集《光媒之花》,在睡前不知不覺地便讀完大半,不驚悚不冗長,溫潤順口,適合初次接觸道尾秀介,或是像我一樣想輕鬆讀推理的讀者。
道尾秀介過往給我的讀後印象不是很好,有驚喜但也驚悚陰鬱,他不是會避開人性陰暗面的作者,而且故事常會放入些昆蟲、動物的元素,再接入些令人不愉快的暴行,讓整個故事變得有些殘虐陰鬱(如《鬼的足音》和《向日葵不開的夏天》)。但另一方面他也喜歡以家庭為題,即使是有缺陷的家庭,聚集在一起仍然可以發揮出緊密的連結和力量,如《龍神之雨》和這次要談的《光媒之花》。
《光媒之花》本書包含6個相互串接的短篇,這個相互串接的方式正是本書的高明之處。因為大多數短篇的串接方式,通常是同一主角在不同的背景登場發生不同的故事(如《死神的精確度)》,或是使用不同主角的觀點去陳述同一個事件來拼湊出真相,例如秦建日子參與編劇的日劇SP《ダマシバナシ》就在這個基礎下發展出一個蠻精彩的故事(翻譯為「謊話連篇」或「騙你沒商量」)。
《光媒之花》的有趣之處,就是你在讀完一兩個短篇時不會馬上發現他們之間的關聯性,但是你讀完第二篇後接續到後,你會發現故事的視角從兄妹轉換到跟他們談話的流浪漢身上。因為這兩篇明顯的承接手法,就會讓妳忍不住去找作者留在敘述裡的小小暗示,讓你去了解故事裡角色的後續發展,直到最後一篇,你會發現故事又被接回第一篇呢。
《光媒之花》裡出現有心結的母子、懷抱罪惡感的小兄妹、聽不見的孫女等等,他們身懷的痛苦藏在心裡難以紓解,可是卻能藉由一個簡單的訊息、物品而被拯救。書名中的「光媒」,像是由故事中角色關懷的「目光」,不斷地將一份的溫暖傳遞下去。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