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假到情人節,版上總充斥著與家人爭執、與情人齟齬的傾訴。 「雖然__________,但是他其實對我很好,所以我捨不得」, 是隨處可見的萬用句型。
捨不得,的確是每個日常最難以擺脫的情緒, 無論是捨不得一雙舊鞋,捨不得遠走他鄉的摯友, 捨不得曾經相愛的戀人,捨不得離開目前的職場, 總會令人陷入掙扎與迷惘,也因為這樣的掙扎與迷惘裹足不前。
然而,就像外觀完好卻已過了保存期限的食品, 雖然看似無害,但是其實已經變質, 這時候的「捨不得」已經變成一種桎梏,只要你堅守其中,就永遠只能置身牢籠。 當一段關係只剩下心力交瘁的羈絆, 就要告別那些摧毀我們精力、消耗我們情感的人事物, 才能把空出來的位置,用更美好的經驗填滿。
這本書,除了教我們怎麼跟那些予取予求的朋友, 情感勒索的家人,互相折磨的情人告別, 還有另一個更實用的是──如何逃脫早已不適合自己的團體。
從小到大,無論是社團、教會、系隊、甚至只是朋友群裡的小圈圈, 我們常常為了冀求一種陪伴,一種認同, 忍受明明從個性到價值觀的同儕, 以為離開了這群人,自己就會從此落單。 但是,在你的小圈圈以外,世界絕對比你想像的更寬廣!
更有趣的是,它還談到了關於性別與性向的告別。 性向是流動的狀態,但當它變化時,卻難免帶來心理的衝擊。 向來自認是異性戀者,卻對同性動情,可能會徹底鬆動自己過去熟悉的一切; 自認是同志者愛上了異性,也可能面臨群體內的無法諒解。 這是一種對舊有自我的告別,即使痛楚,卻也是為了終結痛楚。
我想這本書,將有助於你人生中的任何一種告別。 真心推薦給你/妳!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