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誰自由了?」 「問題還是一樣,你太在乎別人的認同了。當你說你不自由的時,不是指你失去做什麼的自由,而是你想作的是得不到別人足夠的認同,那帶給你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壓力,於是你覺得壓迫,被妨礙,被剝奪。馬蒂,翅膀長在你的肩上,太在乎別人對於飛行姿勢的批評,所以你飛不起來。」p104 ◎「黑暗並不能造成陰影,光亮才能」p120
◎「水冷以後變堅冰,心冷以後成利刃」p164
◎「書分成兩種,一種是消遣用或資訊用的,那種只要讀到你想要的東西,比方說結局,就行了,讀完了書也可以順便丟掉;另一種書是用來鍛鍊你的智慧,提供給你概念,這樣的書不能當小說來讀,要把他們當作是一個跟你在對話中的老師,要一邊讀一邊反問,一邊思考自己是不是能理解,理解後是不是能接受。這種書至少要讀三遍。」 「也不一定要背起來,我覺得大部份的背誦都是愚蠢的。你認真聽我說.嚴肅的書要這樣讀:第一次一口氣讀完,越快越好,讓你大致知道作者想要整體表達的是什麼,然後就是難的部份了。第二次閱讀,你要用作者對等的態度去讀書,作者說什麼你不要就一股腦接受,要逐一去思考批判。批判你懂吧?就是不管他說什麼話你都要想一想:是這樣嗎?難道沒有漏洞嗎?可能有另外一種思考方式嗎?批判過後你會有答案.如果你同意作者,那麼不用背你也忘不了:如果你不同意作者,你要整理出自己的思考結論,這樣書也不算白讀。每讀完一個章節,你就停一下,好好回顧這一章所要表達的重點是什麼,再用自己的語言,把你讀到的東西簡單摘要一次。要是找不出重點,有可能你讀得不認真,要不就是作者打混,根本沒寫出個東西。第三次閱讀,最好根蒂二次閱讀之空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你要常常回想起這本書,常常把書上的東西跟你看到的世界去印證,這樣子在讀第三遍之前,這本書已經成為你的朋友。第三次打開書,你對話的對象是你自己。要一邊讀一邊去體會,這些思想給了你什麼概念,跟你其他的概念是不是能起演繹作用,如果讓你就這個題目寫這些東西,你會怎麼寫?第三遍應該是很愉快的,因為你不只讀它,你還掌握它,征服了它。讀完第三遍以後,你可以很驕傲地說,我讀過了!我知道這本書提供了如何如何的概念,我對這些概念有如何如何的想法。這樣子,書才算讀完,這本書已經屬於你,即使把書燃燒了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把精華吸收到你的腦中。」p.176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