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讀的第三本伊斯蘭藏書 要把收藏看完一半似乎有些困難啊XD
雖說對伊斯蘭教很有興趣,但基本大典古蘭經卻看不下去 不要說古蘭經,大學時想看聖經也是沒翻幾頁就放棄了 佛經除了心經和爺爺過世時念的,也是提不起勁去看 所以很佩服本書作者,拿著古蘭英譯本 用極大的熱情跟一位名高望重的宗教領袖討論古蘭經
阿古蘭謝赫是一位保守但溫和開放的宗教導師 而作者自詡為自由主義的伊斯蘭文化愛好者 兩個立場差異極大的人,能大體平善的討論宗教的各種面向 讓人感覺世界還是有希望的 雖然我很悲觀的認為伊斯蘭價值和西方追求的進步價值難有調合的一天 但是能夠平穩的對話,就已經往非常好的方向前進了
只是整本書可以感覺到作者極度焦慮 想方設法要異中求同,謝赫的答案與預期不同就非常懊惱 從這種心情看起來,又覺得和解難如登天啊
又,這種異中求同的焦慮 讓我想到明末耶穌會在儒家典籍裡到處找上帝 只為證明上帝在中國那古已有之 當四書五經都找不著明證時,利瑪竇是不是有同樣感到焦慮呢?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