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翻身億萬富翁的國文老師之理財書

Livia 發表於 2021-02-21

我用菜市場理財法從月光族變富媽媽

這是一本很妙的書...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因為一場大火而一貧如洗,從初期只知道一味省錢到後來跨足股票、房地產,進而翻身成為理財達人,理財雜誌爭相報導的人物。 我看到有犢友分享說這本書的含金量不高,我的感覺上也相似,在這本書上看不到很明確的投資理財的策略,作者很恰巧的因為老公的工作關係而有機會跨足中國及台灣兩地的股票及房地產市場,再加上兩次在股票市場上遭逢重大滑鐵盧後仍努力撐過去,因此熬出了上億的身價。

但整本書裡面有三個部分讓人印象深刻: 一、對錢的信念 作者相信邁向財富的道路,必須從改變自己的信念開始。

作者在修教育心理學的時候,讀過一篇「猴子信念」的論文。 在論文裡,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猴子關進籠子,頂部掛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一抓香蕉,籠子馬上通電,把所有猴子電的吱吱大叫。 觸電了幾次,猴子學乖了,他們再也不會伸手去拿香蕉,就連不知情的新猴子伸手,都會被其他猴子拉下去。 實驗最後,即使研究者在也不對籠子通電,根據過去的經驗,再也沒有猴子拿香蕉了。

這種限制性的信念就算過了許多年,只要跟這東西有關的事情,都會從這個印象聯想,並確信不已。 而作者便是從她媽媽身上學到『錢難賺、要認命、錢要一點一點腳踏實地的賺』三個跟錢有關的限制性信念。 於是從認清的那一刻開始,她便下定決心改變這些信念。

二、股票 由於作者從小在菜市場裡長大,所以菜市場裡攤販們的做生意模式也成為她的舉例範疇;由於很貼近我們的生活習性,所以很能體會出她想比擬的專業股票術語的意思,雖然有些過於簡單粗暴甚至不精確,但對於股票的門外漢而言是有幫助的。

三、房地產 作者在股票上受挫之後就轉去發展房地產。 作者挑房有自己獨特的條件:如果把房子類型分成最好的A到最差的D四個等級,他只買C級的房屋:屋況普通,屋齡大約20到30年之間,偶有漏水,周遭環境髒亂,社區管理不佳,租住者收入偏低。 因為這種房子最容易被市場「低估」,只要買進來後整理並修繕,就能提升房產價值,創造穩定獲利。 關於地點,作者也有自己的偏好,她不喜歡發展良好的市區、工業區周圍,倒是喜歡找有些偏遠但鄰近有麥當勞跟星巴克的物件,這樣房子的發展性通常都會很好。 她有個自己的房產現金回報率的計算公式: {(房租-每月還貸金額) ×12}÷頭期款 只要介於10 %到20 %的都是合格,超過20 %者便是極優秀的物件

後來作者利用在房地產上累積的資產,等到股市再次有機會飆漲時,便依循下列3個原則選股,果然重返榮耀並讓自己的資產翻上好幾倍: 1. 挑選高於15 %淨值報酬率(ROE)的股票 2. 低價買進 3. 長期抱 *********** 好啦,說了這麼多,我現在要來說說這本書的奇妙之處....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作者曾經是個國文老師,所以這本書有很多地方被塞了空泛的詞句,導致閱讀起來有些艱辛或是讓人困惑。例如:

“我說著,身體前傾,深吸口氣。透過雙膝之間的縫隙,我看得見頁面上的每一個字句、每一個標點符號、每一片空白的反光。我的眼珠在眼眶裡轉動,心臟咚咚的跳動,血液激動得流湧。”

(謎之音:你直說你激動不行嗎?… …)

“「來了!成交!」一股熱氣在我鼻腔間遊走,手在螢幕兩側胡亂拍的,臉部抽動,兩眼鼓突,就像有根雞骨卡著我的喉嚨。”

(謎之音:這畫面太美,不想想像… …)

“我看著台股從9162點跌到8090點,再拉回9162點,呈現一種拖長、堆疊、破風破碎的白頭浪,我像19歲的比基尼少女,手抱浮板,嬌喘連連。”

(謎之音:我現在在看的書是… …)

其他的就讓我略過吧(笑噴) 這本書是可以使用領書額度的 http://moo.im/a/agnrzD

但是同價位,我個人比較推薦 #慢慢致富 http://moo.im/a/imsDGU 沒那麼多的內心戲跟煽情(?)的激動戲碼,而是樸實無華的建議人從自己存款、債務、工作、資本、稅務方方面面都健全起來,來達到致富的效果。

簡單又實用的致富策略

  1. 努力存錢
  2. 把債務控制到最低的程度
  3. 確保自己能夠避免主要的財務危機和威脅
  4. 為失業做好準備
  5. 降低投資成本
  6. 把稅負盡量壓低
  7. 避免無必要又有風險的投資

但如果你真的很欣賞國文老師寫的理財書籍,其實她也還有另外2本書,都可以使用領書額度。

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

http://moo.im/a/03gnxL

富媽媽靠存致富股,獲利100%

http://moo.im/a/9GMNUX

誠實豆沙包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