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文小說馬拉松接觸到這本書,因為之前聽過不少關於作者寫作功力的稱讚,以及少見的以女性視角出發的台灣歷史小說,我便決定一讀。雖然本書寫作的立意良善,但讀來總覺得有些可惜,因為以小說的角度來看,劇情有點礙於時間的框架,而顯得有些零碎,再加上有點刻意的語言轉換,讓我無法特別喜歡這本書。也許是因為是歷史小說的關係,一開頭的書寫讓我有種「爸爸才是主角」的錯覺,而時間的框架也讓角色的塑造有點流於平面,稍嫌可惜。
當然,我還是喜歡這本書的寫作角度,這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本書背後的創作靈感來源,郭孫雪娥女士,一位來自高雄的跨時代女性。在小說裡,主角孫愛雪出生於日治時代,隨著時代演變,她的成長歷程經歷許多歷史事件,像是打狗港的開發、二戰期間的兵荒馬亂、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等等,她後來更是隨夫婿去到東京重新開始,成為當地很有名望的創業家。雖然因為寫作需求加入了許多更劇情畫的片段,但是讀下來還是很佩服郭孫雪娥女士在大時代下的勇氣。
總結來說,很喜歡故事的劇情走向與女性視角,但是說故事的手法有待加強。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