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不乏看見許多主管,從實務中打磨自己成為「經營者」、「管理者」。但大多拙於擔任一位「領導者」。除非其本身具有獨特的性格魅力與帶人哲學,專業取向的團隊負責人,很難從自身發展出「領導者」的行為。
此處我個人定義所謂的領導者,不是身分,而是影響人的方式包括「領」跟「導」─英文的原文"Lead"也適用─是能夠給予人方向,而不是用拖著、甩著、推著或牽著的方式,去驅動「其他人的行為決策」。
為什麼說專業取向的團隊負責人,很難從自身發展出上述所定義的這種行為?因為職務與環境需求,多注重在即時、成效。不過要能夠達成對他人發揮上述的影響力,卻需要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去摸索、觀察、實踐,但成果卻非常模糊。這種不能一蹴可幾的投資,對團隊負責人而言,是有點反直覺的。
不過本書直接將這種必要的情緒勞動,劃分為主管的工作之一。並且透過大量的自身經驗(做對、做錯都有)來闡述哪些有效的方法。讓新晉的主管能夠少走非常多冤枉路。作者主張的「徹底坦率」包含了複合式的行為,要在彼此有關係牽絆基礎下,才能成就如此的透明與高效率。如果期待那樣的景象在自己的團隊發生,本書非常適合細細研讀。
而且,正如作者所言,要在矽谷那樣高度競標人才的環境中,「待人的哲學」才會特別被關注,因此他也累積了許多一般環境的主管,難以體驗的經歷。在如此豐富的前車之鑑之下,作者會明確地說明,(1)該做什麼? (2)第一步如何開始 (3)過程中可別踩入哪些誤區,還會對讀者展現高度的同理,傳遞出類似這樣的訊息:「並不是你被掛名Leader就萬能了。你也能有表達脆弱的權利。我知道你會在哪兒受挫,你可以嘗試用我的方法,從那一步再嘗試踏出來。然後繼續這趟旅程。」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非常適合新晉主管101的教程。如果組織不排斥「徹底坦率」的高效文化的話。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